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人物是谁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 二 )


挖掘真源头不过,《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所作,却一直是长久争议的话题 。
事实上,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曹植集》都没有收录这首《七步诗》,由此引发巨大争议 。否定论者以此为据,认为这只是属于小说中“三分虚构”的艺术创作范畴 。肯定论者却认为未记载、未收录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他们的依据就在南朝时的笔记小说的《世说新语》 。
据《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记载,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曹植将被处死 。曹植没走到七步,便吟出讽刺骨肉相残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七步诗》的源头 。这首诗流传至后世,就出现了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四句的版本 。但《三国演义》所述是应声而非七步而作 。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较《世说新语》为广,因此四句的版本比原来六句的版本更为人所熟知 。
不过,也有人认为《七步诗》确有其事 。只不过现存的《七步诗》是后人所作,并非出在曹植之手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七步诗》有两首,先一首为《两肉》: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
并认为曹植先作此首,曹丕再出题要曹植再赋诗,后一首才是《煮豆》 。
但无论如何,《七步诗》已经广为流传 。
悲情著经典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人物是谁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一首《野田黄雀行》,悲愤字行间 。
《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所作,暂且不论 。同一时期,曹植确实有一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作流传后世,这就是《野田黄雀行》 。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此诗被收录在了《曹植集》的卷六中 。当然了,如果说《七步诗》表达的是对兄弟相煎的悲愤 。这首《野田黄雀行》表达的却是对故友至交离世的感念与自责 。据《相和歌·瑟调曲》所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的亲信杨修 。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夫人至交丁仪、丁廙兄弟 。已经身处动辄得咎逆境之中的曹植,同样是待捕的“黄雀”,已经无力施救,因深感愤忿而十分痛苦,万般情绪只能寄托在诗中 。苦于手中无权柄、搭救无力的曹植,在此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 。
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 。其他内容暂且不评,却有“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这样的惊人之论 。直白地说就是:没有权势,交啥朋友 ?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也怕是结合“人是社会性动物”这样的本质属性出发,曹植此论都站不住脚 。这很不合常理!然而,正是由于它的不合常理,反而有了更加强烈的震撼力量,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曹植内心的悲与愤 。
这首诗很曹植!
亲情总相仇,兄弟常相煎,特别是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而曹植不常有!
在“亲情相煎”的文学创作中,确实有一首诗能与《七步诗》比肩,都是千古绝唱,形如“双璧” 。这就是李贤所作的《黄台瓜辞》 。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
李贤,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二子 。他生于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才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潞王,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 。他年幼时便有读书过目不忘的能力,高宗曾在李面前赞叹自己儿子天生聪敏 。长大以后仪容举止端庄稳重,颇得其父宠爱 。上元二年(675年),其兄李弘离奇地死于东都合璧宫,六月时改封李贤为皇太子 。不久,高宗命他监国 。李贤处理政事明白公允,朝廷众臣皆称道,高宗也对他加以褒扬 。事后证明,天资和才干却成了他罹祸之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