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二 )


完璧归赵的故事 。说的则是秦王想骗赵王的和氏璧 。就提出要用城池来交换 。等他拿到和氏璧以后 。又耍赖 。不想把城池拿出来 。于是 。蔺相如就借口说 。和氏璧上有“白璧微瑕” 。要指给秦王看 。因而把和氏璧要了回来 。让秦王的阴谋又一次没有得逞 。
很显然 。两次赵国都赢了秦国 。蔺相如确实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劳 。但是这个功劳 。真的对赵国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文章插图
(蔺相如剧照)
我们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 。每个国家想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两点 。就是富国与强兵 。无论是管仲为齐桓公争霸所做的那些措施 。还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所做的那些措施 。以及著名的商鞅变法的措施 。都在富国与强兵两方面上下功夫 。比如商鞅变法 。商鞅把秦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没收回来 。按照所立军功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 。这就是一种富国的表现 。商鞅制定的军功奖励制度 。对强兵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
但是 。蔺相如在制度变革上 。并没有任何创造性的东西 。他根本就没有建章立制 。也没有什么变法 。他所做的 。仅仅是纵横家们的那一套策略 。
然而 。蔺相如并没有从秦国 。或者别的什么国家获得过一城一池 。他仅仅是让赵国没有失去和氏璧 。让赵王没有失去面子 。但没有失去一件宝物 。没有失面子 。对国家的发展壮大 。有什么意义呢?
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
而蔺相如所谓的两次胜利 。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是很大的 。他让秦国非常不满 。认识到赵国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 。要灭掉东方六国 。就得“擒贼先擒王” 。先拿下赵国 。只有把赵国拿下来了 。东方六国才能够各个击破 。所以 。从此后 。秦国就集中对付赵国 。发动长平之战 。一战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
而蔺相如的两次胜利 。在赵国却产生了相反的影响 。让赵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觉得秦国根本不在话下 。因此不思变革 。不积极作为 。以至于错失良机 。终于在长平之战中 。元气大伤 。
由此可见 。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 。真的是有害无益 。如果非得说蔺相如的历史功绩的话 。也就只有“将相和”一条 。让赵国免于陷入内斗而已 。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其他观点:
作为一个邯郸人 。我绝对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坏 。办得妥与不妥 。你光盯着事情本身 。是看不出所以然的 。只有把它放在一个大环境下全面审视 。才能看清楚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完璧归赵” 。里面的主角蔺相如因为这个历史典故被传颂了几千年 。但这件事其实经不起细琢磨 。如果放在战国时代的大环境下去看 。这其实是一个外交失败的经典案例 。
这个故事通常都是这样说的:秦王看上了赵国一块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 。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来换 。赵王怕秦王赖账 。于是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几番斗智斗勇下来 。蔺相如不辱使命 。完璧归赵……
细琢磨下来 。这个故事其实挺不靠谱的 。在蔺相如所处的战国中期 。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乱世 。列国之间的战略态势在本质上和近现代的欧洲基本一样 。那种环境下 。人们的思维都是非常成熟和务实的 。不成熟、不务实早就被淘汰掉了 。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国破家亡的环境下 。哪个国君会头脑发热 。拿本国的城池换一块好看的石头回来?其实这件事里面 。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 。秦国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次战略试探 。所以赵国是得不偿失 。
【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