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写近体诗可用吗?( 二 )


如陆游写过一首《乙卯重五诗》 。首句写到“重五山村好” 。这里的“重”字怎么读呢?我们肯定知道要读“chóng” 。因为在这里取得是“重复”的意思 。两个五重复 。即是端午节 。所以诗中才会写“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这全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而在“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中 。我们肯定知道这里的“重”要读“zhòng” 。因为这里取的是“浓厚”的意思 。这里一字两音 。一平一仄 。但又泾渭分明 。互不干扰 。
按平仄反推音意
多音字在格律诗中是大量存在的 。这毋庸置疑 。同时也要明白 。这并不影响我们写或者读格律诗 。不过在一些格律诗中 。因为多音字的存在 。造成诗意模糊 。难以确定其音其意 。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平仄规律 。来反推其音其意 。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二)》 。最后一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中有个“论”字 。该读“lùn” 。还是该读“lún”?根据格律诗押平声韵的规律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论”字在这里该读“lún” 。其实它与“门、村、昏、魂”同属平声十三元韵 。但是这个“论”什么意思呢?我看到网上争论很多 。其实不必 。查《广韵》就非常明了:论 。卢昆切 。属平声韵目 。可见当时“论”就读平声 。意思跟如今读去声的“论”是一样的 。这里就是“述说”的意思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李白的“举手指飞鸿 。此情难具论” 。王禹偁的“不是同年来主郡 。此心牢落共谁论”等都是例子 。

多音字写近体诗可用吗?

文章插图
多音字写近体诗可用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