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露的诗句 古诗 关于白鹭的诗( 三 )


2、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白居易四十多岁时,官居要职,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当时党派纷争特别严重,朝中重臣争相拉拢他,但是,他始终保持中立 。白居易在人到中年时所写的一首诗《白鹭》,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拿自己的白发与白鹭的羽冠相对比,包含了一些感慨和哲理 。
《白鹭》
白居易 〔唐代〕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
白居易这首《白鹭》,意思简单直白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意思是人生到了四十岁,其实还没有到完全衰老的时候,可是我却因为愁思太多了,添了这么多的白发 。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垂丝”这里指的是白鹭头上白色的羽毛,这两句诗说这水边的一对白鹭,他们应该没有任何愁绪和烦恼,但为何它们的羽冠也白了呢?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宗广德二年春天,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杜甫得知老友严武再次受命镇守蜀地,就投奔严武,重新回到了成都草堂 。终于安定下来,杜甫的心情也特别好,面对成都生机勃勃的春天,他情不自禁写下了四首小诗 。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里不但有白鹭,而且我相信很多朋友小的时候就会背诵了 。
《绝句》
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杜甫草堂周边明媚秀丽的春色,也暗含着当时杜甫的心境 。整首诗杜甫注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理想,更体现了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 。这首诗表面上看上去写的是景色,实际上寄托了杜甫的志趣和情操 。读这样的诗就像是读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诗词之妙莫过于此 。
4、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南宋诗人虞似良是浙江人,他曾经担任过兵部侍郎,后来担任过成都府路运判官,也就是负责物流运转的官 。虞似良擅长隶书的篆刻,他家珍藏了汉代碑刻有数千本,虞似良的诗写的清新婉约,在当时很受人们的喜爱 。虞似良的《横溪堂春晓》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光图 。
《横溪堂春晓》
虞似良 〔宋代〕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 。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 。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 。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 。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水田,青色的秧苗,微雨蒙蒙,戴着斗笠的插秧人,无处落脚的白鹭,还有那微风吹拂着的秧苗,一幅江南水乡图跃然眼前 。
5、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唐顺宗永贞元年的秋天,刘禹锡因为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 。他的心情一度郁闷,但是在朋友的鼓励之下,他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走出了人生低谷,而且重新开始诗词创作 。走出低谷的刘禹锡开始用诗歌来讽刺抨击那些宦官权贵,比如他的《聚蚊谣》,用蚊子来讽喻腐朽的官僚;他也用诗歌来赞美那些品性高洁,但是被贬谪流放的人们 。
《白鹭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