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觀滄海 【三國?魏】曹操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 。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灿爛 。若出其裏 。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这首诗是曹操亲临大海 。抒情而作 。官渡之战后 。袁绍退守 。曹操继续进兵定四州 。安定河北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 。打败袁氏兄弟 。自柳城凯旋 。途经碣石所作 。
曹操在班师途中登上碣石山顶 。居高眺望 。壮阔的大海呈现在眼前 。在浩渺辽阔的大海上 。突兀耸立的海岛 。平添了几许神奇、秀美的景观 。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阵阵扑面而来 。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起伏 。此刻沒有悲秋中的触目伤怀 。有的是诗人踌躇满志的豪迈 。
日月从海上生起 。又从波涛中落下 。水天一色 。仿佛银河也融入其中 。所有景物在大海面前都十分渺小 。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文章插图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文章插图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这首诗作者在戌马奔驰之际 。登山观海時所作 。似乎纯写沧海 。其实寓情于景 。旨在表现统一北方的雄伟胸怀 。面对辽阔的大海 。作者高唱赞歌 。写出海水的蕩漾起伏 。山岛的巍然屹立 。那岛上又是一派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的景象 。一阵秋风起处 。平静的大海顿時卷起了汹涌的巨澜 。但作者并无忧伤之感 。视野更见开阔 。感到运行 。发光的日月星辰 。也好象是从这巨浪滚滚的大海中冒出來的 。这种生气蓬勃的景象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联想 。既表现了大海的辽阔 。更反映出作者奋发乐观的精神面貌 。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全诗描绘生动 。气势磅礴 。表现了宏伟的抱负和耐人深思的哲理 。
其他观点:
曹操的《观沧海》全文为: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文章插图
曹操 。是东汉末年诗人 。《观沧海》是他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当时创作的背景是:建安十一年(206年)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乌桓攻破幽州 。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 。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 。屡次骚扰边境 。以致曹操毅然决定北上 。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 。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观沧海》 。
诗中的碣石山具体在哪里 。学术界原有三种观点 。一是河北昌黎 。二是山东无棣 。三是辽宁兴城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秦皇岛孟姜女庙附近的孟姜女坟出土一批文物 。证明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就是当年曹操所登临的碣石山 。伟人毛泽东写下的诗词《浪淘沙·北戴河》中那句“东临碣石有遗篇”也是对《观沧海》具有一定说服力的佐证之一 。
碣石山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山峰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 。海拔695米 。是渤海近岸最高峰 。站在山峰上能看到渤海 。可以说《观沧海》是当时诗人登上石山 。俯视大海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名诗 。
曹操的《观沧海》是否真的是曹操到海边有感而写下的呢?

文章插图
而初唐时期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中“碣石潇湘”泛指天南地北 。暗指路途遥远 。此处并未用典 , 也不是特指 。所以《春江花月夜》诗中的碣石并不是特指某个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