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的基本步法 锅庄是什么意思( 二 )


问题二:锅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呀锅庄是藏族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 浮最早是因为 *** 在休息时围着篝火跳舞而得名,后来逐步演变成为藏羌等少数民族的代表舞蹈 。
跳锅庄时,不分男女老幼,大家围在火塘边,伴随着欢快的节奏,边歌边舞 。
问题三:锅庄的简介迪庆藏族锅庄舞以德钦县奔子栏镇和香格里拉市沾塘镇、小中旬镇的最有代表性 。奔子栏在待客时以锅庄歌舞形式表现系列礼仪程序,有“祝福锅庄”、“逐客锅庄”、“赞颂锅庄”、“相会锅庄”、“辞别锅庄”、“挽留锅庄”、“送别锅庄”、“祈福锅庄”等种类,在全国各藏区十分罕见 。其曲调分“吆”、“卓金”、“霞卓”、“卓草”四个部分 。香格里拉锅庄分古、新两种,“擦尼”是古锅庄,歌词内容、舞步形式都较古老,具有浓厚的祭祀性质,有专门的动作和歌词,多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爱;“擦司”是新舞,系随着不同时代而新编的歌舞 。迪庆藏族锅庄的歌、舞、词都很丰富,唱词以三句为一段 。凡遇喜庆佳节、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个通宵,表示欢庆和祈福 。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走舞)和“ 枯卓 ”(转舞)两大类 。“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方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这样轮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较简单,参跳人易学,故人数甚众 。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 。常跳的有二步半舞、产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
问题四:什么是锅庄舞了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锅庄舞是藏族民间文化的精粹,是藏族人民的活动产品 。分布于 *** 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
问题五:藏族歌舞囊玛,堆谐,弦子,锅庄的区别《锅庄》 起源于古代 *** 围绕篝火或室内锅台,进行自娱性的歌舞 。
随着汉语在民族地区的普及,现在在各省的藏区,基本已都使用《锅庄》这个称谓 。
但出于各地区方言不同,有着多种叫法 。例如:在萨迦地区被称之为“索”;工部地区称为“波”;而在藏北的牧区又被人们称作“锅庄”等 。
果谐与锅庄是流行在 *** 三大地区的一种圆圈舞 。一般地说,农区的 *** 、山南、日喀则等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地方,把这种圆圈舞叫“果谐”;而在昌都及接近四川、云南的藏区,称其为“锅庄 。
果谐与锅庄,都是一种集体舞 。跳时,大家手拉着手,臂连着臂,载歌载舞,顿地为节,分班唱和 。人们围着篝火,男一排,女一排,且歌且舞,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天明 。人们利用歌舞来消除劳动的疲累,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酷爱大自然的感情;男女青年更是用歌舞来倾吐彼此之间的爱情 。
从果谐和锅庄中,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歌舞与劳动的关系 。农民收割完毕,麦子上场后,分班打场的集体劳动形式,诱发了舞蹈的出现;人们在修建房屋、砸平房顶或地面时的“打阿嘎”,也引出了舞蹈的动作来 。正因为这种关系,所以果谐的开始,往往是顿地而起,踏足为节,并且发出“休休唬”、“曲曲曲”的节奏声 。这也是果谐和锅庄虽没有伴奏,且跳的人又多而绝无混乱现象的原因 。
《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 。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 *** 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 。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