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原文 地下森林断想读后感( 二 )


“野玫瑰和无花果沾着露水,我们看到了;温柔的春雨淋在身上,我们感觉到了;我们迎接柔嫩的新枝,仿佛是我们的呼吸吹绿了大地 。”

地下森林断想原文 地下森林断想读后感

文章插图
短短几行优美的文字,读者一下子就被带入奇妙的大自然之中 。
作者在第一堂课“接纳未知”中强调,人类要去体会大自然,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等感官功能,去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
例如,作者在落基山脉的荒野自由自在地闲逛时,他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这里有一段非常美妙的描写:
“美国黑松闷声低吟;道格拉斯冷杉长吁短叹,发出波涛般的声音;山杨树的叶子像溪流一样哗啦啦地响;斑点桤木的声音截然不同,像从天而降的骤雨;低地的灌木发出生硬的嗖嗖声,麦草发出满足的沙沙声 。在冻土的边缘、接近世界顶点的地方,我听到了亚高山冷杉的演奏:迎风的枝条被狂风扯断的声音和背风处的枝条扭曲缠绕的声音 。”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惊叹作者是一位出色的风的鉴赏家吧 。
作者用触觉,感受溪水边贴着皮肤的空气冰凉湿润;落在眼皮上的阳光暖洋洋的;指尖划过老橡树开裂的树皮,抚摸山杨树和纸皮桦像涂了一层粉末的光滑树干;光着脚踩在凉爽露水浸润的青草上 。
作者用嗅觉,感受大自然不胜枚举的气味:美国黄松的树皮散发着香草的味道;夜来香和山梅花的芳香持续不散;松针带着胡椒味儿;鼠尾草的气味刺鼻;大雨过后的草场的气味沁人心脾;玫瑰、草木犀和蒲公英的叶子各有独特芳香 。闭上眼睛,各种气息扑面而来 。
大自然有太多值得去听、去闻、去触摸的东西,不仅仅只会用眼睛看 。
经常闭上眼睛去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甚至尝一尝,可以减少视觉依赖,因为嗅觉、触觉和听觉比视觉所受到的约束力小 。
当我们闭着眼睛,鼻子靠近一朵玫瑰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闻花的人和一朵被闻的花,而是欣喜地沉浸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中 。
一朵蒲公英的小绒毛从手中随风飘远,人们是否放弃琢磨自己,转而思考生命,高瞻远瞩地感知世界 。
作者漫步在荒野中观察自然的时候,开始迷恋中国古代的阴阳学:两个蝌蚪形的图案首尾相拥,一黑一白,一阳一阴,被一个象征着生命的圆圈围绕 。
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一对 。他们合在一起的收益远大于一加一的效果 。在黑色图形中有一个白点,在白色图形中有一个黑点,这两个点表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实 。
在第二堂自然课中,作者着重说明大自然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即没有生命可以摆脱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网 。
作者在小学和中学就学会了早期科学观察世界的 *** ,只要走进森林,就会想到“生态”,并对大自然生出一种细腻的、无法摆脱的情结 。
森林在作者眼里是绚丽多姿的,他认为,森林是人类从大自然获取经验的特殊通道 。
例如,在圣约瑟夫河岸边的橡树林里,人们利用风媒激素在树木之间散布害虫的信息,以此帮助大树的茎叶建立联合防御体系 。
那些正在被毛毛虫咯吱咯吱啃的大树,就向附近的黄蜂释放信息素,黄蜂在接到信息后,飞过来产卵,这些虫卵成虫后,就会吃光祸害大树的毛毛虫,大树因此得救 。
受到同样骚扰的苹果树则快刀斩乱麻,直接释放化学物质,引来以虫子为食的鸟 。
这种利用化学语言展开的环保式对话,所蕴含的数百条信息,人类才刚刚开始解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