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区别是什么?护卫舰与驱逐的区别( 二 )


二战时期,一艘英国花级护卫舰的标准排水量为900吨左右 。如今,一些小型护卫舰的吨位也在2000吨左右 。挪威的南森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5000余吨,荷兰的七省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6000余吨,德国的F125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7000吨,甚至超过了不少驱逐舰 。
但这种护卫舰越造越大的趋势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舍小取大”,具体到一个国家,其研制、列装的护卫舰仍然有大有小 。原因很显然——“大有大的长处,小有小的优点” 。
大型护卫舰的排水量通常在6000吨以上,如英国的26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近7000吨 。该舰在建造之初被定义为“全球战斗舰”项目,凸显了英国皇家海军“全球抵达”的战略目标 。该舰较大的吨位既能满足长期远航的物资储备需求,又能装载反潜、反舰和中近程防空装备 。这使它既可融入航母编队,也能独立应对低烈度威胁 。
【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区别是什么?护卫舰与驱逐的区别】中型护卫舰的排水量常在3000吨至6000吨之间 。这一级别的护卫舰能遂行多样化海上任务,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而受到不少国家重视 。如日本的最上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3900吨,计划建造22艘,用于承担日本周边近海防务任务 。
不少中型护卫舰具有鲜明的“用其所长”特点 。例如,挪威南森级护卫舰以反潜见长;英国31型护卫舰和意大利新一代多用途护卫舰采用模块化设计,属于多功能护卫舰;俄罗斯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集防空、反舰和对陆攻击功能于一体,被一些媒体称作“全能舰” 。
小型护卫舰的排水量常在500吨至3000吨之间 。他们虽然“体格”小,但功能设计更加“集火”,在一些方面的功能不容小觑 。俄海军为一些小型护卫舰配备了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多型导弹,拥有对陆纵深目标打击的能力 。比如11661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500余吨,却能够携带24枚巡航导弹,可攻击最远600千米处的目标 。
挪威南森级护卫舰 。
科技赋能,里里外外不断发生新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军用舰船建造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护卫舰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武器操作系统和作战指挥平台逐步融为一体,雷达精度、可靠性以及电子对抗能力大幅提升,诸多方面的进步使护卫舰里里外外发生了不少新变化 。
首先,一体化桅杆设计成为新潮流 。新一代护卫舰大多采用一体化舰身设计,将雷达、光电、通信、电子战等系统整合在封闭式桅杆系统中,简化上层建筑、节约舰体空间,并有效提升其隐身性能 。与一体化桅杆共同“走俏”的还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它能使新型护卫舰具备更加强大的搜索能力和对多目标的跟踪能力 。据悉,法国防御和干预护卫舰装备的“海火500”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500千米,能同时跟踪数百个水面和空中目标 。
其次,战斗管理系统日趋扁平化 。随着网络信息体系成为支撑战争实践的主要手段,面对信息庞杂、复杂多变的未来海战场,运用先进的作战指挥体系有效整合己方力量,充分发挥出体系优势,已成为必然选项 。实现指挥系统扁平化、直观化,同样体现在各国研制的护卫舰上 。英国的26型护卫舰所采用的战斗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舰艇指挥系统、火控系统的互联互通 。法国防御和干预护卫舰上的作战指挥中心,引入了增强现实技术(AR),能够将雷达、光电和声呐探测到的各类目标,有效整合到一套大型圆形环绕式显示设备上,从而实现全景覆盖式作战指挥 。
再次,探索“有人+无人”作战模式逐渐成为护卫舰发展的新实践 。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战时,海军无人装备都可发挥出有人装备无法代替的一些作用 。配备无人装备的护卫舰,不仅能够减少舰员编制,缓解一些国家存在的兵员不足等问题,还能实现作战能力的延伸,大幅拓展护卫舰对空中、海面和水下空间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今后,随着无人装备在态势感知、电子压制、进攻作战等方面探索的深入,护卫舰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