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治好这次病毒吗?( 四 )


道光元年(1821)三月 。任丘大疫 。六月 。冠县大疫;武城大疫;范县大疫;钜野疫;登州府属大疫 。死者无算 。七月 。东光大疫 。元氏大疫;新乐大疫;通州大疫;济南大疫 。死者无算;东阿、武定大疫;滕县大疫;济宁州大疫 。八月 。乐亭大疫;青县时疫大作 。至八月始止 。死者不可胜计;清苑、定州瘟疫流行 。病毙无数;灤州大疫;元氏、内丘、唐山、蠡县大疫;望都大疫;临榆疫;南宫、曲阳、武强大疫;平乡大疫 。九月 。日照大疫 。沂水大疫(《清史稿》) 。瑞安大疫(《民国瑞安县志》) 。秋收七月至八月大疫 。霍乱暴死者众 。福建全省皆然(《连江县志》) 。七月八月 。全省霍乱流行(《莆田县志》) 。(江阴)夏秋大疫 。村里中数日之间 。有连毙数十人者 。有一家数口尽殁者(《江阴县志》卷8) 。
道光二年(1822)夏 。无极、南乐大疫 。临榆大疫 。永嘉疫 。七月 。宜城大疫 。安定大疫 。(《清史稿》)
道光三年(1823)春 。泰州大疫 。秋 。临榆大疫 。(《清史稿》)
道光四年(1824)平谷、南乐、清苑大疫 。(《清史稿》)
道光六年(1826)冬 。霑化疫 。(《清史稿》)道光七年(1827)冬 。武城疫 。(《清史稿》)
道光十一年(1831)秋 。永嘉瘟 。(《清史稿》)
道光十二年(1832)三月 。武昌大疫 。咸宁大疫 。潜江大疫 。四月 。蓬莱疫 。五月 。黄陂、汉阳大疫;宜都大疫;石首大疫 。死者无算;崇阳大疫;监利疫;松滋大疫 。八月 。应城大疫 。黄梅大疫 。公安大疫 。(《清史稿》)
道光十三年(1833) 春 。诸城大疫 。四月 。乘县大疫 。五月 。宜城大疫 。永嘉大疫 。日照大疫 。定海大疫 。(《清史稿》)
道光十四年(1834)六月 。宣平大疫 。高淳大疫(《清史稿》) 。“甲午 。瑞安又大疫 。无处无病人 。死者甚多”、“闻永邑廿三都葵溪陈岙人说 。本年夏秋间大疫 。其中村落有死及半者 。其村五里外有一村落 。同族十七家只留一家 。陈岙聚落百五十家 。共丁五百 。失二百”、“闻葵溪一客说 。本年白钱纸所以稀少之故 。由春间皆以笋当饭 。兼之大疫 。死者几半 。其得生者亦无资本而歇业”、“本年春夏间 。闻郡城双门一聚落共三十二家 。死于疫者几尽 。只剩三家”(赵钧《过来语》) 。“甲午春夏(温州)大疫 。贫民乞丐死于饥疫者横塞道路 。日以十百计 。木棺既缺 。以一棺殓二三尸 。甚至以蒿草裹卷 。凶惨形状不堪寓目 。实为从来所未见”(《瓯乘补》) 。
道光十五年(1835)七月 。范县大疫 。(《清史稿》)
道光十六年(1836)夏 。青州疫 。海阳大疫 。即墨大疫 。(《清史稿》)
道光十六年(1836)十七年 。十八年 。连续3年间长乐县瘟疫大作 。(李颖、王尊旺《清代福建瘟疫述论》)
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 。云梦大疫 。(《清史稿》)
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 。高淳大疫 。夏 。武昌大疫 。蕲州大疫 。(《清史稿》)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七月 。麻城大疫 。定南大疫 。八月 。常山大疫 。(《清史稿》)
道光二十六年(1846)春夏 。大疫 。秋冬瘟痢流行 。(《平阳县志》)
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 。永嘉大疫(《清史稿》) 。秋 。平阳大疫(《平阳县志》) 。
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 。永嘉大疫 。(《清史稿》)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月 。丽水大疫(《清史稿》) 。长乐县瘟疫盛行(李颖、王尊旺《清代福建瘟疫述论》) 。
咸丰三年(1853)三月 。大饥疫 。(《徐州府志》卷5)
咸丰四年(1854)(温州)“现在疫气到处传染 。大荒之岁 。加以疾病 。死丧累累”、“上半年瘟疫流行 。近海村落为甚 。钱桥、梅头二村 。各失丁二千 。上戴一村百七十丁 。失去一百 。鲍田、海安 。失皆不少”、“温郡自旧秋水灾后 。瘟疫流行 。愚民惑于沾染之说 。骨肉不相颜 。枕籍以死者 。在在有之”(《过来语》) 。“甲寅 。大饥 。(平阳)秋大疫”(《平阳县志》) 。
咸丰五年(1855)六月 。清水大疫 。(《清史稿》)
咸丰六年(1856) 五月 。咸宁大疫 。(《清史稿》)
咸丰七年(1857)“五月间 。邑(温州)有痧症及疫痘 。甚险” 。(《过来语》)
咸丰十一年(1861)春 。即墨大疫 。六月 。黄县大疫 。(《清史稿》)
同治元年(1862)正月 。常山大疫 。四月 。望都、蠡县大疫 。六月 。江陵大疫 。东平大疫 。日照大疫 。静海大疫 。秋 。清苑大疫;灤州大疫;宁津大疫;曲阳、东光大疫;临榆、抚宁大疫;莘县大疫;临朐大疫;登州府属大疫 。死者无算(《清史稿》) 。秋 。即墨瘟疫流行(《即墨县志》) 。江西安义秋大疫 。死者数千人(同治《安义县志》卷1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