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李卫公问对》中李靖的核心军事思想?( 二 )


另外 。他提出了\"正亦胜 。奇亦胜\"的思想 。
《孙子兵法》曾提出了\"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的思想 。
而《李卫公问对》则认为 。善于用兵的人 。无处不是正 。无处不是奇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运用奇、正 。只要运用得巧妙 。用正兵也能胜 。用奇兵也能胜 。
他说:\"善用兵者 。无不正 。无不奇 。使敌莫测 。故正亦胜 。奇亦胜 。\"
这就对《孙子兵法》中\"以正合 。以奇胜\"的思想 。有了新的发展 。不再局限于\"以奇胜\"了 。
奇正相变
在《孙子兵法》中 。孙武已经论述到了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 。
《李卫公问对》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 。
他认为 。如果把奇、正看成是相互分裂的两个方面 。\"奇正素分\" 。\"以奇为奇 。以正为正\" 。那将是十分错误的 。这是不懂得\"奇正相变 。循环无穷\"的道理 。
所以 。作为将领 。\"正而无奇 。则守将也;奇而无正 。则斗将也 。奇正皆得 。国之辅也\" 。仅有奇 。或仅有正 。都是偏颇的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变化 。才是完美的 。
示形与奇正
所谓\"示形\" 。就是将真实的目的、意图、行为藏而不露 。让敌人看到的是假象 。以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
这一思想最早也是孙子提出来的 。
《李卫公问对》则把\"示形\"与奇、正联系起来 。认为\"示形\" 。就是用奇兵迷惑敌人 。而不是用正兵 。
他说:\"故形之者 。以奇示敌 。非吾正也;胜之者 。以正击敌 。非吾奇也 。此谓奇正相变 。\"
通过\"示形\" 。也就是把奇兵变为正兵 。把正兵变为奇兵 。\"变化莫测\" 。使敌人不知虚实 。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
\"避实击虚\"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思想 。
《李卫公问对》也极其重视虚实问题 。它说:\"孙武十三篇 。无出虚实 。夫用兵 。识虚实之势 。则无不胜焉\" 。
他并且把虚实同奇正联系起来 。说:\"奇正者 。所以致之虚实也 。敌实 。则我必以正;敌虚 。则我必以奇 。\"
它还把奇正与分合联系起来 。认为在其兵力使用上 。不能过分分散 。也不可绝对集中 。而应\"有分有聚 。各贵适宜\" 。\"兵散 。则以合为奇;合 。则以散为奇\" 。由上可知 。奇正问题虽非李靖首先提出来 。但他确实是有发展的 。
攻守一法因情而动
《李卫公问对》的这种思想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攻守\"同归于胜\" 。他说:\"攻是守之机 。守是攻之策 。同归于乎胜而已矣 。\"
这就是说 。相对于防御而言 。进攻是防御的转机 。防御对于进攻来说 。是一种手段或策略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胜利 。殊途同归 。是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的 。
他认为 。在战争中 。敌我双方往往是一方处于守势 。另一方处于攻势 。反之亦然 。
它说:\"攻守一法 。敌与我分为二事 。若我事得 。则敌事败;敌事得 。则我事败 。得失成败 。彼我之事分焉 。攻守者一而已矣 。得一者百战百胜 。\"
因此 。不能把攻守看成是两种相互分割的作战形式 。\"若攻不知守 。守不知攻 。不惟其二事 。抑又二其官\" 。
这就是说 。在作战中 。如果进攻时不知防守 。防守时不知进攻 。这样 。不仅会把攻守看成是相互分割的两个方面 。而且也会把它们看成具有两种不同的目的 。
这就违背了\"同归于胜\"的原则 。
二是对《孙子兵法》\"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解释 。
曹操在给《孙子兵法》作注时 。把\"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这一思想解释为\"吾所以守者 。力不足也;所以攻者 。力有余也 。\"
这主要是从己方力量的\"不足\"和\"有余\"来说明攻和守的 。
《李卫公问对》则认为:\"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 。便谓不足为弱 。有余为强 。盖不悟攻守之法也 。\"
又说:\"'不可胜者 。守也;可胜者 。攻也' 。谓敌未可胜 。则我且自守;待敌守胜 。则攻之耳 。非以强弱为辞也 。\"
【谈一谈《李卫公问对》中李靖的核心军事思想?】李靖强调的不是己方力量的\"不足\"和\"有余\" 。而是强调 。攻守与\"敌未可胜\"和\"敌可胜\"的关系 。
也就是说 。当\"敌未可胜\"时 。即使我力量有余 。也不应盲目进攻 。而要防守;相反 。如\"敌可胜\" 。即使我方力量不足 。也要进攻而不应防守 。
这就把攻守策略的实施 。取决于己方力量转变为取决于是否有机可乘或成败的概率 。
同时 。《李卫公兵法》强调要因情变化 。将帅要根据战场上的情况 。使敌\"变主为客\" 。使己\"变客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