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完美名将,没有缺点,魏、蜀、吴各说出一位?( 三 )


这是《三国志、魏书十七、张辽传》中的记载 。
第五、张辽为朋友设想能够做到设身处地 。关羽被围土山 。张辽为关羽舍身处地地着想 。并来回奔波于曹操和关羽之间 。为关羽保留有用之身不辞辛劳 。在张辽的大力斡旋之下 。曹操接受了关羽的三个条件 。这样关羽得以“有条件”地投降曹操 。为以后的离开打下了理论基础 。
可以说 。张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在武庙之中有他的一席之地绝非偶然 。
东吴的实力仅次于曹魏 。我们再看东吴有谁堪称完美一些?
东吴的名将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 。我觉得:周瑜气量狭小;鲁肃武功低微;吕蒙白衣渡江充当了破坏吴蜀联盟的急先锋;陆逊的描写又不够丰满 。所以 。我对甘宁情有独钟 。

三国中的完美名将,没有缺点,魏、蜀、吴各说出一位?

文章插图
甘宁字兴霸 。(?~220年 。巴郡临江 。今重庆忠县人) 。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我认为他是东吴比较完美的将军了 。原因如下:
第一、甘宁作战勇敢 。总是喜欢身先士卒 。在攻打皖城时 。甘宁亲冒矢石手持铁链第一个爬上城墙 。他用铁链拨开箭雨 。并一链打死守将朱光 。取得了皖城攻坚战的胜利 。为此 。吴军专门为甘宁召开了庆功大会 。
还有 。甘宁率领百骑夜劫曹操大营 。打死打伤曹兵无数 。自己却一骑未损 。创造了奇迹 。孙权为此评价说:
“孟德有张辽 。孤有甘兴霸 。足以相敌也 。”
此事迹具体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 。
第二、甘宁见贤思齐 。勇于改过自新 。甘宁少年时代为非作歹好勇斗狠 。常常纠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抢劫过往船只和财物 。后来他遇到他的命中贵人苏飞 。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甘宁在苏飞的谆谆诱导下浪子回头了 。他开始读书了 。而且这一读书就彻彻底底地改过自新 。脱胎换骨了 。他由一个“古惑仔”式的人物变成了一个足智多谋、理想远大的将才了 。所以说 。“读书改变命运” 。这句话用在甘宁身上真的是千真万确 。
甘宁就是通过读“圣贤书” 。见贤思齐焉!他又在苏飞的指引下 。走上了从军从政之路 。并且东吴的成为一代名将 。
第三、甘宁义薄云天 。懂得感恩图报 。孙权打败了黄祖 。活捉了黄祖和苏飞 。并要将两人斩首示众 。甘宁就以身家性命为担保力保恩师苏飞 。甘宁的诚意打动了喜欢害贤的孙权 。使过去的恩人得救 。
第四、甘宁文武双全 。富有谋略 。甘宁投奔孙权以后 。就跟孙权分析天下大势 。他对孙权指出:汉室衰微 。曹操骄横专断 。最终必然要成为篡汉的“国贼” 。
甘宁同时建议孙权先攻取江夏 。再占领荆州 。都被孙权采纳 。
第五、甘宁仗义疏财 。深得士兵的爱戴 。甘宁最反感黄祖昏庸贪财、克扣军饷的做法 。他经常对身边的人仗义疏财 。因此颇受士卒的爱戴 。
第六、甘宁心胸开阔 。有海纳百川的气概 。甘宁由于以前在黄祖手下 。在黄祖和东吴的战争中 。甘宁杀死了东吴大将凌统的父亲 。凌统对比一直耿耿于怀 。并寻机报复 。在庆功会上 。凌统就以舞剑助兴为由 。欲刺杀甘宁 。被甘宁抵制 。但是 。对于凌统的恶意报复和处处为难 。甘宁不计前嫌 。在凌统性命攸关时 。及时出手 。救了凌统 。
曹休便闪在张辽身后 。开弓一箭 。正中凌统坐下马 。那马直立起来 。把凌统掀翻在地 。乐进连忙持枪来刺 。枪还未到 。只听得弓弦响处 。一箭射中乐进面门 。翻身落马 。
看 。这就是《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中的情节 。原来凌统见甘宁屡立大功 。心里嫉妒 。就要求出战张辽 。张辽派大将乐进出战 。凌统和乐进大战50回合 。不分胜负 。曹操就命令曹休暗箭伤人 。曹休这才对凌统释放冷箭 。
三国中的完美名将,没有缺点,魏、蜀、吴各说出一位?

文章插图
甘宁之所以能够及时出手救了凌统就必须做到三点:
1、他必须不计前嫌:凌统可是随时都想要杀他啊 。凌统就几乎等于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啊 。曹操要帮他拆除了 。他却不顾自身的安危 。救了凌统 。
2、他必须箭术高明 。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
3、他必须时刻关注战场动态 。关心战友的安危 。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甘宁的宽广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
所以 。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喜欢甘宁 。(特别说明一下 。甘宁在夷陵之战中被沙摩柯暗箭射中 。死于一棵大树底下是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