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必寡信补充完整词语 什么必寡信补充完整二年级( 二 )


能履行自己诺言的人会受到敬重,轻易许诺又不能履行就会受到别人的鄙薄,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精神负担 。讲信用,守诺言,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诚信之人,“寡信”、“轻诺”、“言而无信”实不可取 。
君子少轻易之行,多易势必多难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曾记载:“魏其侯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 裴駰注:“多易,多轻易之行也 。”
“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轻易行事,所以也就容易导致困难与失败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起来很容易却必定要碰到很多困难;做起来看似很简单却必定要遭遇很多波折 。有的工作,难度极大,却能够干得圆满;有的事情,虽举手之劳,但也经常办得一塌糊涂 。其中的天壤之别,就在于是否重视,是否把事情慎重以待 。把事情谋划得难,难也不难;把事情视为很易,易也不易 。难和易就是这样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
历史上关于“多易”的案例数不胜数,马谡失街亭也可以说是其中一例 。马谡是“马氏五常”之一,自幼喜欢学习兵法,谈起军事理论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一直自恃才高,骄傲自满,也因此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
司马懿用计杀掉叛将孟达后,奉魏主曹睿之令,统率20万大军杀奔祁山 。诸葛亮在祁山大寨中闻知司马懿统兵而来,急忙升帐议事 。诸葛亮道:“司马懿此来,必定先取街亭,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街亭一失,粮道即断,陇西一境不得安宁,谁能引兵担此重任?”参军马谡道:“卑职愿往 。”
蜀帝刘备在世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诸葛亮想起刘备的话,心中有些犹豫,便说:“街亭虽小,但关系重大 。此地一无城郭,二无险阻,守之不易,一旦有失,我军就危险了 。”马谡说:“我自幼熟读兵书,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街亭都守不了吗?”
诸葛亮见马谡胸有成竹,于是让马谡写下军令状,拨给马谡25000精兵,又派上将王平做马谡的副手,并嘱咐王平:“我知你平生谨慎,才将如此重任委托给你 。下寨时一定要立于要道之处,以免魏军偷越 。” 马谡和王平引兵走后,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又对将军高翔说:“街亭上有一城,名为柳城,可以屯兵扎寨,今给你一万兵,如街亭有失,可率兵增援 。”高翔接令,领兵而去 。
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看过地形后,王平建议在五路总口下寨,马谡却执意要在路口旁的一座小山上安寨 。王平说:“在五路总口下寨,筑起城垣,魏军即使有十万人马也不能逾越,如果在山上安寨,魏军将山包围,怎么办?”马谡笑道:“兵法上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到时候定使他魏军片甲不存!”王平又劝道:“万一魏军断了山上水源,我军岂不是不战自乱?”马谡道:“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 。魏军断我水源,我军死战,以一当十,不怕魏军不败!” 。王平无奈,只好率五千人马在山西立一小寨,与马谡的大寨形成掎角之势,以便增援 。
司马懿兵抵街亭,见马谡下寨在山上,不由仰天大笑,他一面派大将张郃率兵挡住王平,一面派人断绝了山上的水源,随后将小山团团围住 。蜀军在山上望见魏军漫山遍野、队伍威严,人人心中惶恐不安 。马谡下令向山下发起攻击,蜀军将士竟无人敢下山 。不久,山上饮水点滴皆无,蜀军将士更加惶恐不安;司马懿下令放火烧山,蜀军一片混乱 。马谡眼见守不住小山,拼死冲下山,杀开一条血路,向山西奔逃,幸得王平、高翔以及前来增援的大将魏延的救助,方才得以逃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