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修辞手法

往事知多少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的第一句是“山有木兮木有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山上有树木,树木有枝干,枝干上长满了茂密的树叶 。诗人通过描写山上的景色,抒发了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诗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比喻也叫"譬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简单来说,就是用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要求这个乙事物必须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 。
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诗经中就被广泛应用了,”取譬“这个词,在《诗·大雅·抑》中也已经出现:"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
比喻的形式非常多,南宋陈骙在《文则》将比喻方式分为十种:明喻、隐喻、类喻、话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陈骙的分类比较复杂,我们一般把比喻分为简单的三大类:明喻、隐喻、借喻 。下面先看看比喻的三个组成部分 。
一、比喻的构成三要素
秦少游《千秋岁》最后一句是标准的比喻手法: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飞红万点愁如海,这种比喻是最常见的”明喻“ 。可以看出,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一类 。
愁,主题;如,比喻词;海,喻体 。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把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称之为:正文、譬喻和譬喻词 。
一个比喻句子中,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这三种要素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根据比喻的这三个要素是否出现可以分为三大类:明喻、隐喻、借喻 。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修辞手法

文章插图
二、比喻的三大类:明喻、隐喻、借喻
1、 明喻
明喻是非常明显的用其他事物(喻体)来比拟想要描述事物(主题)的比喻,明喻也分为两种,详式和略式
1)详式的明喻三个要素都出现,形式上:主体+比喻词+喻体 。
上文提到的秦少游”飞红万点愁如海“相对简单些,愁+如+海 。相同点是容量”多“,我的愁就像海水一样多 。
李煜《虞美人》用两句组成一个比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用”东流水“比喻”愁“:愁+恰似+水 。之所以用两者相比,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点:绵绵不断无穷无尽 。愁如春水流不尽的意思 。
还有一种相互比较的比喻,寇准七绝《长安春日》: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山+未抵(不如)+愁,重重叠叠的山,也比不上愁那么多 。这种比喻和南宋陈骙在《文则》中”对喻”不同:
先比后证,上下相符 。《庄子》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荀子》曰:“流丸止于甄臾,流言止于智者 。,此类是也 。《文则》
2)略式的明喻省略了一个要素,看不到如、似、像等等譬喻词 。但是这种形式在诗中很难分辨,和隐喻很难分的清楚 。
唐代诗人无可写过一首五言律诗《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