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包围魏北部(河南内黄西),不克,被迫撤军 。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之间筑起长城 。在位二十四年卒,秦、楚、燕、齐、魏五国务派锐师一万人,参加葬礼 。其子赵雍即位,是为赵武灵王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赵烈侯
百度百科赵武侯
百度百科赵敬侯
百度百科赵成侯
百度百科赵肃侯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年一个重大事件,被不少人视为春秋结束到战国开始的一个分水岭,就连北宋史学家司马光都将这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
由于在春秋时期经过长期的争霸之后,绝大多数小诸侯国都被那些大国吞并,只剩下几个比较比较强大的国家 。在这些国家当中,曾经作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开始慢慢走向末路,大权也基本落在几个大夫手里 。当这些大夫势力不断扩展之后,早已经不满足现在的地位,最后各自建立了一个国家,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弱小 。但是长时间的发展跟一系列的争夺之后,成功将晋国的土地全部瓜分,最终形成了韩、赵、魏这三个国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 。
赵国当时的国君是赵敬侯,他跟魏、韩二国瓜分到晋国残余领地之后,选择派兵攻打中山国,慢慢扩展赵国的领地 。等到赵敬侯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种即位,也就是后来的赵成侯 。在位期间曾派兵攻打过卫国,并顺利夺取了卫国七十三座乡邑 。面对魏国军队的时候基本上败多赢少,跟当时的韩国关系比较密切,就连韩国长子都被送给赵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
赵国之后的国君是赵肃侯,此时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可能现在跟这个国家打,过几个月又联合这个国家跟另外一个国家打,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盟友 。强国一直处于不断进攻的一方,罗国一直处于不断防守或者联合一些弱国来 *** 强国 。赵国当时也算是一个强国,所以同样一直处于攻打跟联合攻打的情况之下 。
在狼烟四起的战国兼并战争中,只有七个国家能稍微稳住局面,但是面对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他强国,赵国也能跟上他们的步伐 。赵国之后的几任国君还是挺厉害的,直到跟秦国正式交战之前,依然还是属于强国之一 。
二:春秋赵国国君列表
是公子蛟 。
赵王一共有三个儿子,公子逸,公子蛟和公子羽 。公子蛟其实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凭借自己的本领,能够运筹帷幄,想尽各种办法,当然最终也如愿以偿登上了王位 。
三:赵国国君列表及简介
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消失 。在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这一个诸侯国僭越称王 。当然,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通过称王,以此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了 。到了战国中期,魏惠王于公元前334年,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也即在战国中期,魏国和齐国也相继称王 。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称王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到了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 。公元前323年,公孙衍发起了五国相王行动,促使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 。那么,问题来了,五国相王时,连韩国和燕国都称王,为何赵武灵王却不愿称王?
一
首先,徐州相王,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25年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 。在此背景下,不仅战国七雄相继称王,对于宋国、中山国等中等诸侯国,也僭越称王,这无疑让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了 。公元前323年,在纵横家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 。不过,在韩国和燕国这样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的诸侯都称王的背景下,赵武灵王却拒绝称王 。
推荐阅读
- 你都在用什么珍藏的电脑软件?
- 奇容的寓意
- 过期红糖可以干什么用
- 六部门联合清理整顿低速电动车,农村的电动车还能骑吗?应该怎么办?
- 已经卡粉怎么补救
- 三星note8怎么显示电量百分比_三星note8显示电量百分比方法教程三星note8怎么显示电量百分比_三星note8显示电量百分比方法教程
-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雕塑介绍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在哪里
- 文斯卡特扣篮大赛穿的鞋 文斯卡特扣篮大赛冠军
- 最强蜗牛启示之眼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