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二 )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的诗词 。不仅是自身诗词造诣的体现 。也与她动荡的身世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聊聊李清照的身世与社会关系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文章插图
1、李清照动荡的身世与复杂的社会关系
李清照的社会关系网非常复杂 。
首先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门生 。又和丈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交好 。于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妻 。十分恩爱 。
但两位父亲的官路也大不相同 。李格非作为苏轼的门生 。直接被打上了“元佑党人”的标签 。仕途自然黯淡无光 。反观赵挺之却一路扶摇直上 。
在夹缝中生存的李清照 。还曾经给她的公公赵挺之写信求助 。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的父亲李格非 。“何况人间父子情”就由此而来 。
后来 。赵挺之和蔡京又陷入相互争权的反复斗争中 。大受打击的赵挺之甚至直接被罢官了 。随后不久就去世了 。
这些发生在父辈身上的官场风波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生活 。使得赵明诚开始了动荡的仕途生涯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文章插图
其次 。李清照的母亲是宰相王珪的女儿 。而这位宰相则直接推动了打压苏轼的乌台诗案 。
与此同时 。王珪交的朋友也大有玄机 。
王珪和王安石关系很好 。而王安石是苏轼的死对头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王珪的一个孙女嫁给了蔡京 。蔡京也是苏轼的死对头 。
以王珪这个家族为中心 。直接将李清照与赵明诚两大家族的关系串联起来 。这也就使得王珪与苏轼门生李格非 。直接站在了对立面 。
因此 。李清照和赵明诚虽然两厢情悦 。非常恩爱 。但在生活上确实格外动荡和复杂 。在仕途上也不免有些糟心 。在了解这些背景之后 。我们会对《渔家傲》有更深的理解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文章插图
2、《渔家傲》诗词解读
从全词来看 。似乎一直在写梦境 。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云、雾相连 。星河盘旋 。成千上万的帆船仿佛正在跳舞 。
这里是以一个俯视的角度去看 。“仿佛梦魂归帝所” 。仿佛回到了天帝的住处 。
然后天帝就开始和“我”对话 。还殷勤地问“我”:要去往何处?这里的“归何处” 。其实为下文深深地埋下了伏笔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文章插图
于是 。“我”回答天帝:路很长 。现在已经是日暮时分了 。虽然学诗的时候有很多惊人之句 。却没有什么用 。
而此时 。正值“九万里风鹏正举” 。“我”接着感慨地说 。“风啊 。不要停 。把我这一艘小小的蓬舟 。吹到海外三座仙山之处吧!”
这里的日暮 。其实是在形容的人生的日暮 。诗人在感慨人生之路的艰难与漫长 。感慨命运的动荡与迷惘 。这里应该描述的是 。她和赵明诚在中年颠沛流离之时惘然的心绪 。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文章插图
整首词构建了极大的框架 。最后两句“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就被称之为气势磅礴之作 。
整体来看 。这首词也确实写得豪迈 。与她的其它词作有很大不同 。这与李清照所践行的关于词创作的理念有关 。
李清照曾在《词论》中明确提出:与诗相比 。词“别是一家” 。并且极大地肯定了音律的重要性 。
李清照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词创作体系 。所以在写诗时和写词时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写诗豪放 。写词委婉 。非常注重乐律 。这也是《渔家傲》的罕见所在 。
其他观点:
李清照(1084一1157?)号易安居士 。著名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大学生赵明诚 。夫妇二人志同道合 。从事古物碑铭的收集研究 。曾为夫妇二人收集的《石金录》作序 。有《漱玉词》成绩斐然 。
靖康之乱夫妇避地江南 。建炎三年(1129) 。明诚病卒 。李清照孤身飘泊于江浙等地 。备尝乱离之苦 。她的词 。南渡前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笔调清新明丽:南渡后则多于身世凄凉的感慨中寄寓亡国之恸 。风格也变得低沉凄切 。在语言艺术上 。她能不依傍古人 。自出机杼 。语言优美自然 。富有生活气息 。其创造力使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惊叹:"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