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跟王守仁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有何不同?

【朱熹跟王守仁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有何不同?】
朱熹提出的是“格物穷理” 。讲求理从外求 。从外在的事事物物分析研究 。然后能够穷理得道 。而王阳明正好与其相反 。提出“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理从心求 。从内在穷理 。王阳明的著名论断之一就是 。“汝未见花时 。花于汝同归于寂 。汝见花时 。花的颜色一下从汝心中明亮起来” 。
至于四句教 。是王阳明晚年的心学总结 。其中包含了世界观以及“格物穷理”的具体方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其他观点:
朱熹是从圣人字里行间揣摩中理论出合理的解释 。
揣摩与理论之人不会成功?
王阳明是从圣人字里行间体察中感悟出道理的解说 。
感悟与体察之人不会失败!
四句教是对入门者的指导而已 。关键要“知行合一”核心是“致良知”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