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护理知识 护理宝宝时误区( 二 )


眼部要保持清洁,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 , 再滴眼药水 。
6、大便观察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黏性,大便性质比较黏稠 , 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 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 , 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
注意
如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假如是母乳喂养,母亲则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 饮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着就是吃素,只是少些盐分和辛辣物质;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养 。
初生婴儿的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 。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 。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 。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 , 产生原因 。
(1) 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
(2)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 , 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 , 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 。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 , 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 , 甚为可惜 。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 。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 , 产乳越多 。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 。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 , 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 。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 。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 , 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 。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 不需治疗 。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
7.新生儿脱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