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槊杆的制造一定要那么复杂吗?欧洲为什么不这样?后世也不这样?( 三 )


初期还可以操作 。可是越往后问题越明显 。自备武器带来的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 。比如兵器号铠规格不一样 。质量差距也很大 。甚至外观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就给作战、训练和阅兵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 。
所以到了后来 。主管府兵的折冲府就换了政策 。只交钱不用再自带兵器装备 。由军府统一发放 。这样一来 。府兵(民兵)就都用上了统一规格的装备 。在训练、阅兵、作战上带来的极大的优势 。而管理者也得到了好处 。他们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强迫农民多交钱 。却提供廉价的武器装备) 。赚取了大量的差价 。
所以到了后来 。府兵一个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的兵府官员利用制度漏洞开始大范围的贪污 。而兵府管辖的农民不仅被迫交钱还要义务服四十年兵役 。导致大量的在籍民兵逃跑 。最后府兵制名存实亡 。
当然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 。自备武器装备的时期是短暂的 。大部分情况下 。兵器装备是由国家提供 。也就是制式装备 。
现在回到马槊这个问题上来 。马槊这种兵器在隋唐时期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大规模列装的兵器 。它并不是网文所说的造价极其昂贵 。做工非常的难 。比如这位网友说的 。“制作太复杂 。一根马槊的制作时间长达数年 。而且成功率不到一半 。”
【马槊杆的制造一定要那么复杂吗?欧洲为什么不这样?后世也不这样?】这完全是胡扯的!
这种制式兵器从图纸、选材、锻造、安装、储藏都有一整套流程 。基本和现代的流水线生产没啥区别 。有专门的工匠、专门的官员和政府部门负责制造与监督、管理 。“北齐诸冶皆有局丞 。隋诸冶皆置监 。监有上、中、下三等 。皇朝因之 。掌铸兵农之器 。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军器监掌缮造甲弩之属 。辨其名物 。审其制度 。以时纳于武库;少监为之贰焉 。丞掌判监事 。凡材革出纳之数 。工徒众寡之役 。皆督课焉 。主簿掌印及勾检稽失 。录事掌受事发辰 。”
说白了就是这其实是大规模的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活动 。并不是你想象的几个人的手工艺品 。
很多人因为不明白马槊的使用方式 。而想当然的认为马槊是骑兵(将领)快马突击用的 。类似于下图 。

马槊杆的制造一定要那么复杂吗?欧洲为什么不这样?后世也不这样?

文章插图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
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 。这种姿势其实是追击敌人或者冲入敌阵前的情况 。这是冲锋中的一种持槊姿势 。而不是战斗姿势 。
在一般的战斗情况下 。马槊是由双手操控的 。主要进攻方式就是在马上左右刺击 。《梁书·羊侃传》“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 。敬德跃马大呼 。横刺雄信坠马 。”
“齐王元吉亦善马槊 。闻而轻之 。欲亲自试 。命去槊刃 。以竿相刺 。敬德曰:\"纵使加刃 。终不能伤 。请勿除之 。敬德槊谨当却刃 。\"元吉竟不能中 。”
因为马槊主要以刺击伤敌 。所以槊杆一定要用坚硬的木料制作 。不能有太多的弹性 。这种实战用的兵器和街头杂耍艺人耍的那种花枪完全是两码事 。一种是为了杀人 。一种是为了表演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有人说那积竹柲是咋回事?其实这并不是很难的工艺 。相对于制作角弓 。这都是很简单的技术 。所谓积竹柲其实就是在硬木芯外边封贴竹片 。缠丝麻或者马鬃 。然后刷漆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枪杆(槊杆)开裂 。顺带增加强度 。不过这种工艺相对于缠丝刷漆还是麻烦不少 。所以普遍上 。矛槊还是用硬木缠丝刷漆做杆的更多一些 。
如果除去开裂这个因素 。很多矛槊杆完全就是用硬木刷漆制作 。枣木、椆木、柞木等都是制作槊杆的材料 。通过阴干、取直、刷漆等工艺 。兵器坊就能够大批量的生产装配枪矛产品 。
实际战斗中 。有时也会遇到槊杆折断的状况 。比如著名的猛人程咬金 。“程知节 。本名咬金 。济州东阿人也 。少骁勇 。善用马槊……行俨先驰赴敌 。为流矢所中 。坠于地 。知节救之 。杀数人 。世充军披靡 。乃抱行俨重骑而还 。为世充骑所逐 。刺槊洞过 。知节回身捩折其槊 。兼斩获追者 。于是与行俨俱免 。”
结尾说一句 。不要刻意的神话某一种兵器 。更不要把一些乱写的网文当成可信的资料 。
其他观点:
不光是马槊杆 。冷兵器时代的所有杆类武器工艺都很复杂 。
咱不抬杠 。首先要承认历史上每个时期根据实力强弱 。武器质量是不一样的 。甚至临时就地取材也不是不可以 。但讨论这个就没意思了 。是不?咱就说说正规的马槊杆为什么要工艺复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