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屈原写的诗篇称为《离骚》?( 二 )


文章插图
在精神方面屈夫子留下就更多了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成白话文说就是 。目标很长远 。道路很曲折 。我会坚持不断的追求 。正值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屈子这句话 。既是对我们的警示 。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
在对待如何为人处世方面 。我认为屈子这段话很有现实意义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屈原《渔父》中的名句 。意思是“沧浪的水如果是清亮的,可以用来洗我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是浑浊的 。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沧浪水清有水清的作用 。沧浪水浊有水浊的作用 。沧浪水清喻清廉之世 。沧浪水浊喻乱世 。一个人只要善于调整自己 。清世乱世都可为我所用 。
屈原为国而死虽过去了二千三百年 。其精神之光 。却给我们中华文明注入了 。历久弥新的 。伟大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我们年年都在缅怀、追思屈子 。我们似乎都仅仅于感动于他的以身殉国 。但是 。我们如果换一个眼光去看这件事 。我认为 。不如说是在以身?。▁ǐng)国 。他用自己的生命来警醒后辈子孙 。自已的国家如不强大 。终有一天\"八国联军\" 。甚至“百国联军“就会再次欺上国门来 。
《离骚》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朋友们引经据典说了很多 。但 。我认为用现在通俗一点的话说 。就是:眼不见心不烦 。离:离开 。告别;骚:牢骚 。骚动 。
我这么解释 。肯定会遭吐槽 。但如果我们根据屈夫子的经历来分析 。其实是不难得出答案的 。屈原屡受排挤、放逐 。他的心中方抱负得不到施展 。眼见楚国一天天被秦国蚕食鲸吞 。却又无可奈何 。只好永离浮华骚动 。将自己寄情于祖国的大好河山 。也因此 。屈夫子才能、才会写出“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的《楚辞》 。他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 。《楚辞》写的是长江流域的民风 。而《诗经》写的则是黄河流域的民风 。当时 。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 。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 。民性强悍 。思想活泼 。不为礼法所拘 。所以 。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截了当 。而使用的材料 。又是如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 。而使用的材料 。又是如此丰富 。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写人神之恋 。写狂怪之士 。写远古历史传说 。写与天神鬼怪游观 。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 。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 。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 。情思馥郁 。气势奔放 。这样的作品 。表现了南方与北方文学的不同
《文心雕龙.辩骚》:离骚即伍举所谓骚离 。杨雄所谓牢愁 。均即常语所谓牢骚也 。詹安泰也认为离骚既是楚语方言所谓牢骚 。我个人观点比较认同第一种意义 。即离骚有远离忧烦之意 。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
最后 。我用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的诗句来作结尾 。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 。主要是来自于自己 。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 。但是还有无限的希望 。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 。要以宽阔的胸襟 。长远的眼光 。去辨证的分析问题 。排解心中的“牢骚” 。社会上的“浊事” 。面对挫折、苦难 。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 。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需要博大的胸襟 。非凡的气度 。

“离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屈原写的诗篇称为《离骚》?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屈原一生写的诗歌都收集在《楚辞》里 。其中最宏伟的就是《离骚》 。他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兼带叙事的抒情诗 。在这首诗里 。屈原叙述了他的身世、经历和理想 。揭露、鞭挞了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 。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
《离骚》是什么意思呢?司马迁说:“离骚者 。犹离忧也 。”班固说:“离 。犹遭也;骚 。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说的是屈原为了抒发自己遇到的忧愁而写了此诗 。王逸说:“离 。别也;骚 。愁也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忠怨”之情 。即忠于祖国而又不被理解的怨愤之情 。从诗中 。我们可看出屈原为了改变现实、为楚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 。同时揭露了楚国君昏臣佞、妒贤误国的种种罪行 。表现了屈原的洁身自好、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司马迁说:“余读《离骚》……悲其志 。”刘勰说:“没有屈原 。岂见《离骚》?惊才风逸 。壮志烟高 。”鲁迅说:“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 。“忠怨之情”是《离骚》的一条主线 。”并把它与《诗经》相比:“较之于《诗》 。则其言甚长 。其思甚幻 。其文甚丽 。其旨甚明 。凭心而言 。不遵矩度……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