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轼作文精选15篇( 五 )


但仔细一想,我所倾慕的 , 不仅仅是他独有的才气 , 更是他的性格与人格 。
苏轼在晚年多次被贬 , 经常举家迁往更偏远的`地方 。苏轼一心报国,满腔热血,却不幸陷入了党争 。王安石变法苏轼并不支持,于是上书宋神宗,一心等待一纸诏书禁止不利于人民的改革措施,却不想,诏书是下达了,自我又被罢黜 , 于是只好携家眷至杭州任职 。他本一心尽职尽责,却不想又被党争 , 御史牵连,因为他对许多小人敢于讽刺,于是被有些与他有嫌隙的小人歪曲事实,这便是“乌台诗案” 。
他被押解示众,贬至海南岛,却依旧乐观豁达 , 春风明月,他一生横跨多半个中国,足迹早已不止万里 ,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 , 无论离京城有多远,他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 。他尽着自我的职责 。却也寻幽访胜,赏遍山川景色 。他为了能让一家老小吃饱 , 自我开了片土地,在东坡,为了能吃上肉,他又买了许多当时在宋朝不为人所稀罕的猪肉,又研制出了“东坡肉” 。这也是令我欣赏的人生态度 , 他既没有似陶渊明明月隐山林,也没有似屈原自沉江底,这些做法是令我钦佩的 , 但苏轼却不然,他一生生活在逆境却全然不放予心上,他随遇而安,却也关心朝政,他悠闲自得 , 却也不低声下气 , 甘做幽人 。
苏轼 , 有着“明月松间照”的安然自若,也有不攀高枝“谁见幽人独往事”的气节,这便是苏轼!我心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十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来自一千年前的吟唱穿越时空隧道,久久地回响在我的耳边 。我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天地茫茫,烟雨苍苍,滚滚长江向东一泻千里 。惊涛拍岸,江边,一位高冠长髯的老者正在对江高歌 。这就是苏轼 , 我心中的苏轼 。
在我看来,苏轼不仅仅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一颗光照千古的耀眼明星,他更代表着一种豁达多情,倔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这对他的心灵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对此,他也有过“人生如梦”的迷惘,“早生华发”的惋惜,“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苦 。但他更多的是以豁达平和的心态来应对这世间百态 , 起起伏伏 。“一蓑烟雨任平生”说出了他的淡薄,“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了他的坦然,而“天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一”更道出了他超凡脱俗的姿态 。
诚然 , 在苏轼六十六年生命历程中,坎坷多于平静,打击多过褒奖,但他却丝毫没有动摇过自我与生俱来的人生梦想与处世原则 。他永远是那个时代的心灵胜利者 。所有的不幸 , 打击与困苦,都在这包容天地,吞吐江河的胸中如烟,如丝,如尘,如风,一吹便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像一位倔强的舵手 , 任前方风大浪高 , 他依然高悬白帆 , 突出重围,成为那个时代最无畏的勇者;他又像一只神奇的不死鸟,在经历无数的打击与沉沦后 , 依然婉转地放歌,痛苦越剧烈,他那天籁之音却更是流传千古;他更像一桶陈年老酒 , 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阴森冷寂的地窖中,忍受着无边的寂寞;然而 , 当阳光射入地窖时,那酒香霎时弥散开来,渐染这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 。
苏轼,这豁达多情,倔强不屈的象征,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大境界 。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十二):
雨 , 淅淅沥沥得下着,细细的雨丝打在树叶上 , 发出“沙沙”的声响 。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 。即使是这样,你仍旧能够看见,一位老人,拄着竹杖 , 穿着草鞋,迈着轻盈的脚步,泰然自若地在雨中行进 。他,就是苏东坡 。
官场失意,文场败笔,爱妻病逝,仿佛一切都在与他作对,正如他自我所说的那样,“一甩烟雨任平生” 。他甚至自嘲,“深入死灰之木,心似不系之舟” 。仿佛上天就要将他的心摔个粉碎 。
可是,他没有堕落,没有颓废 。他坦然应对现实,他以旷达乐观的胸襟理解了这个现实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纵使雨一向下,他心中始终有着自我的.太阳伞,纵使风一向刮,他脑中始终有着自我的避风处 。爱妻病逝,十年后的他仍就记得起爱妻“小轩窗,正梳妆”的模样 。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真男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