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头( 二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的沟谷、村边、草地 。
资源分布: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山区有栽培 。亦有野生 。
【苦荞头】化学成分全草含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1],芸香甙(rutin)[2] 。叶中含3′,4′5,7-四-O-甲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葡萄糖甙〔3’,4′,5,7-tetra-O-methyl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3] 。果实含蛋白质(protein)[4] 。种子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芸香甙,山柰酚-旬-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3-芸香糖甙-7-半乳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7-galactoside)[5] 。
药理作用1.抗乙肝表面抗原作用 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测定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试验表明,苦荞头水煎剂对HBsAg有明显灭活作用[1] 。
2.降血糖、血脂作用 给糖尿病患者服用苦荞麦面条200g/d , 连用3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有明显降低,血三酸甘油和胆固醇也有下降,并能明显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2] 。给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每日服用苦荞麦粉10g,连续6星期,有显着降血糖作用;连续5星期对高脂饲料所致高血脂大鼠 , 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3] 。
性味甘;性平;小毒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行滞;理气止痛;解毒消肿 。主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痢疾;腰腿痛;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 。
注意《本草纲目》: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 , 黄疾人尤当禁之 。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顺气,祛风除痰 。治狂犬咬伤;外治恶疮,虫、蚊咬伤 。
2.《内蒙古中草药》: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健胃 。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疮痈肿毒,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