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传函数参数 python的函数参数传递( 二 )


下篇详细讲解 *args, **kwargs 的参数传递和使用敬请关注
python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pythonpython传函数参数的函数参数传递是"引用传递(地址传递)" 。
python中赋值语句python传函数参数的过程(x = 1)python传函数参数:先申请一段内存分配给一个整型对象来存储数据1python传函数参数,然后让变量x去指向这个对象python传函数参数,实际上就是指向这段内存(这里有点和C语言中的指针类似) 。
在Python中,会为每个层次生成一个符号表,里层能调用外层中的变量,而外层不能调用里层中的变量,并且当外层和里层有同名变量时,外层变量会被里层变量屏蔽掉 。函数调用会为函数局部变量生成一个新的符号表 。
局部变量:作用于该函数内部,一旦函数执行完成,该变量就被回收 。
全局变量:它是在函数外部定义的,作用域是整个文件 。全局变量可以直接在函数里面应用,但是如果要在函数内部改变全局变量,必须使用global关键字进行声明 。
注意 :默认值在函数定义作用域被解析
在定义函数时,就已经执行力它的局部变量
python中不可变类型是共享内存地址的:把相同的两个不可变类型数据赋给两个不同变量a,b,a,b在内存中的地址是一样的 。
python怎么向类中的函数传递参数Python中函数参数的传递是通过“赋值”来传递的 。但这条规则只回答了函数参数传递的“战略问题”,并没有回答“战术问题”,也就说没有回答怎么赋值的问题 。函数参数的使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函数参数如何定义,二是函数在调用时的参数如何解析的 。而后者又是由前者决定的 。函数参数的定义有四种形式:
1. F(arg1,arg2,...)
2. F(arg2=value,arg3=value...)
3. F(*arg1)
4. F(**arg1)
第1 种方式是最“传统”的方式:一个函数可以定义不限个数参数 , 参数(形式参数)放在跟在函数名后面的小括号中 , 各个参数之间以逗号隔开 。用这种方式定义的函数在调用的时候也必须在函数名后的小括号中提供相等个数的值(实际参数),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顺序还必须相同 。也就是说形参和实参的个数必须一致,而且想给形参1的值必须是实参中的第一位,形参与实参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即“形参1=实参1 形参2=实参2...” 。很明显这是一种非常不灵活的形式 。比如:"def addOn(x,y): return x + y",这里定义的函数addOn,可以用addOn(1,2)的形式调用 , 意味着形参x将取值1,主将取值2 。addOn(1,2,3)和addOn (1)都是错误的形式 。
第2种方式比第1种方式,在定义的时候已经给各个形参定义了默认值 。因此,在调用这种函数时 , 如果没有给对应的形式参数传递实参,那么这个形参就将使用默认值 。比如:“def addOn(x=3,y=5): return x + y”,那么addOn(6,5)的调用形式表示形参x取值6 , y取值5 。此外 , addOn(7)这个形式也是可以的 , 表示形参x取值7 , y取默认值5 。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 , 如果想让x取默认值,用实参给y赋值怎么办?前面两种调用形式明显就不行了,这时就要用到Python中函数调用方法的另一大绝招 ──关健字赋值法 。可以用addOn(y=6),这时表示x取默认值3,而y取值6 。这种方式通过指定形式参数可以实现可以对形式参数进行“精确攻击”,一个副带的功能是可以不必遵守形式参数的前后顺序,比如:addOn(y=4,x=6),这也是可以的 。这种通过形式参数进行定点赋值的方式对于用第1种方式定义的函数也是适用的 。
上面两种方式定义的形式参数的个数都是固定的,比如定义函数的时候如果定义了5个形参 , 那么在调用的时候最多也只能给它传递5个实参 。但是在实际编程中并不能总是确定一个函数会有多少个参数 。第3种方式就是用来应对这种情况的 。它以一个*加上形参名的方式表示,这个函数实际参数是不一定的,可以是零个,也可以是N个 。不管是多少个,在函数内部都被存放在以形参名为标识符的tuple中 。比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