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下一个消费中心城市,看好它

城市|下一个消费中心城市,看好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城市|下一个消费中心城市,看好它】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 | 米热,编辑丨梁励,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然成为各地之间的新一轮竞争 。
2021年7月,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5个城市拔得头筹,成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率先开展相关培育建设 。从第一批入选名单来看,中西部地区尚未有城市入选,也使得新一轮申建过程中,中西部城市加快申建步伐 。
其中,武汉作为中部第一城,也掀起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热潮,期望通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推动当地消费升级 。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也在积极争取创建 。
那么,武汉有优势吗?
随着各地区陆续公布经济数据,2022年一季度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近日出炉 。一季度消费十强城市中,有7个城市的社零总额实现正增长 。
其中,武汉以高达7.80%的增速在十强城市中领跑 。作为占领消费增速制高点的武汉,在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到底有多大潜力?
按下消费“快进键”要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除了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高以外,城市的经济、消费体量也至关重要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考量城市的消费力的一项关键指标,已然是城市提升消费能级的突破口 。
随着各地区经济数据的公布,2022年一季度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近日出炉 。据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统计,一季度,中国城市消费能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成都、深圳、苏州、南京、杭州、武汉 。
从增速来看,武汉以高达7.80%的增速在这十强城市中领跑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查阅武汉近五年的统计数据发现,从2017年以来,武汉的社零总额全国排名基本徘徊在5-9名之间,发展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时,武汉的排名也依旧保持在前十,体现出十足的韧劲 。
城市|下一个消费中心城市,看好它
文章图片

今年一季度,武汉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94.25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高出“全国线”4.3个百分点,这也体现了武汉消费市场的增长之快 。
从主要商品类别看,升级类、汽车类商品是拉动武汉消费数据的主要“推手” 。统计数据显示,金银珠宝、家用电器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增长62.6%、61.7%;汽车类商品亦增长较好,增长11.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76.0% 。
武汉消费市场呈现出如此强劲的增长态势,与武汉的决心有关 。
2021年武汉印发《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2至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商圈、10个以上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10个以上智慧商圈、10个以上直播基地 。
同时,武汉也将培育1至2个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87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60万人次 。预计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5000亿元 。
作为社零总额十强中唯一的中部城市,武汉要想入围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有同为副省级城市的深圳在“虎视眈眈”,还有成都、苏州、南京和杭州的竞逐,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的底气来自哪里?
 
湖北省原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武汉的底气来自于人口多,优势则来自于运输枢纽 。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武汉常住人口达1364.89万人,比2020年增加120.12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
这也并不是武汉常住人口的首次增长超120万,2020年较2019年增长了123.57万人 。凭借着这两年的飞速增长,武汉也成为继渝上北成广深津之后,全国人口第八多的城市 。
而在运输枢纽方面,叶青表示,武汉位居中部地区的中心,是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之一,不仅有传统的水陆码头,而且现在有汉口北、武汉新港、花湖机场的枢纽布局、市场覆盖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有扩大消费优势 。
目前,横贯东中西部,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3大城市群的超级工程——沿江高铁武宜段全线进入大建设阶段 。
此外,叶青认为,武汉东边的鄂州花湖机场转运中心投入服务后,将填补国内专业货运机场的空白 。
鄂州花湖机场作为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有快递转运、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等多种功能 。预计6月底全部验收完毕正式开航运营,并于11月底全面开启货运功能 。
该机场全面开启运营后,将高效激活、联通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对进一步畅通商品、要素和国民经济双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运营后的1.5小时飞行圈,覆盖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和省会城市,并与武汉天河机场将形成大武汉“客货双枢纽”,为武汉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力 。
重重挑战然而,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作为消费十强城市中的“潜力股”,武汉同样存在着短板,再加上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稳定,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武汉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小 。
从增速来看,武汉以高达7.80%的增速在一季度消费十强城市中领跑,但从整体来看,武汉的排名并不算非常靠前 。
城市|下一个消费中心城市,看好它
文章图片

在十强城市中,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位居全国第一,社零总额达到4382.28亿元;北京位居第二,实现了社零总额3583.9亿元 。
京沪作为超一线城市,虽然今年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放缓,但仍能继续守住冠亚军宝座,这主要得益于两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等行业相对发达且集中,而这些行业正是高收入群体最集中的,居民收入高,消费自然也多 。
继京沪之后,同样作为首批入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庆和广州,一季度社零总额分别以3519.8亿元和2709.34亿元位居第三、第四位,成都、苏州、南京和深圳则排在第五至第八位 。值得注意的是,前八位在一季度的社零总额均超过了2000亿元 。
而武汉一季度的社零总额为1794.25亿元,与杭州的1626亿元一起排在前十榜单的最后两位 。
不仅如此,除了首批入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外,十强城市中的另外几城也对这顶“金帽子”摩拳擦掌,将“国际消费中心”作为2022年的要务加以推进 。
经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对上述城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发现,在关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规划中,各地均亮出了自己的“特色牌” 。
具体来看,作为江苏省经济“领头羊”的苏州和南京,在各自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打造消费新场景 。
苏州将升级改造重点商圈、商业步行街,构建数字消费生态圈,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个 。南京则要促进消费升级扩容,打造1000个消费新场景,办南京国际消费节 。
成都和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则将目标锚定在商圈,把“提升商圈经济”作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力 。
2022年,成都将加快建设交子公园、蓉北、西博城等城市商圈,提质发展首店经济、小店经济等特色经济,丰富夜展、夜秀等夜间经济产品 。深圳则是推进福田中心商业区、后海超级商业区等建设,改造提升东门步行街,新引进设立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230家 。
杭州也提出“线上线下融合”“促内需稳外贸”来提振消费,计划发展夜间经济、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流量经济,深化“三圈三街三站”消费新场景建设 。
叶青分析认为,对比成都、苏州、南京、深圳和杭州等未入选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武汉的消费基础和环境还有些薄弱,其表现在国际交往不够,国际消费品的进出受阻;老百姓收入增长慢,消费能力水平下降;高铁物流尚未形成 。
如何通过消费环境的营造,着力提升供给品质,激活市场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是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命题 。
在消费场景层面,武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推进武商梦时代广场、武汉华联(SKP)、越秀国际金融汇等大型购物中心建设,新引进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舰店100家以上;加快建设汉口北、汉正街等直播电商集聚区,拓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领域 。
叶青也透露,2022年将有一批重量级的商业配套在武汉亮相,其中包括武汉万象城、武汉大悦城、武汉方圆荟、武商梦时代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涌现 。全市内的购物中心数量多达26座,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
接下来的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花落谁家,武汉能否成功入围?值得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