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文章图片
6
“还在上学时,过中秋,亲戚上门,总会挨个来摸一摸我和妹妹的头,问着:放假几天啊?上我们家去玩一下吧?那时,我们还分不清“客气话”与真实邀请之间的区别,只是像咬着鱼饵的鱼儿一样,想象着可以过上没有父母约束、可以尽情玩乐的小日子,便会鼓起期许的眼神望向父母。因为总不确定这一阶段父母在整个家族里边的阵营关系状况。
比如说,有次我欣欣然答应了去姑妈家里作客,可被父亲一句‘这孩子的作业还没做完’就作废了。事后,父亲告诫我,你这孩子怎么不长点心眼,还是不是我儿子?!你姑父刚房子拆迁拿了一笔款,我前阵子说周转下生意去借钱,你姑妈都硬是拦着不给借,这都什么亲戚。现在新房子装修好了,就急匆匆邀人上门去显摆装阔啊,你还急赶着去看,有啥好看的!几句话把我怼得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一样,面红耳赤的。”
“按理说,中秋去看下没住一起的爷爷奶奶总不为过吧。可有年中秋,我拎着月饼准备去看望奶奶,不知道居然触犯众怒。那阵子,母亲因为几件新毛衣与她的婆婆吵翻了天。看着我要去看奶奶,恨不得两巴掌抽我脸上,说:你奶奶整天就张罗着给她小儿媳带孩子,这天气都凉了,看她织的那些新毛衣都给了你堂弟他们,一件也没给你,你还去巴结她干啥?她心里还有你这个孙女吗?
接着又开始翻旧账,你小的时候,有次生病了我一个人都照顾不过来,喊她过来帮忙照应下也没见她来啊!还不是偏袒小儿媳,就知道给她家的几个小孩煮饭!我看势头不对,就准备放下月饼转身回房。这时父亲冲出来不乐意了,说,大过节的,你这孙子辈的理应去孝敬长辈,不去像什么话!赶紧去!于是,一场父母之间的战役又硝烟弥漫,我和我的月饼只能悄悄退缩离开战场。”
“从前,总觉得自己家中秋不热闹,父母厨艺都不好,草草地吃了两筷子菜,就又各自去忙各自的工作了。我总觉得别人家的中秋晚宴一定值得羡慕。但在小区出入口张望时,有看到被问到在外地工作子女是否有回来探望时的苦涩表情,也有拉着网瘾少年从网吧回家过节青筋暴露的手臂,还有在门口巴巴地等着并不会归来的外地务工父母的留守儿童。
看多了,总也会看到这其中的悲欢离合,本来闻到的是令人羡慕的飘香团圆宴,却也不小心撞破到这背后家人们的辛酸。”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中秋节过后,和朋友们一起在群里聊天时,大家都胡侃着各自所谓“奇葩”的过节经历,竟是无奈地笑出泪来。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文章图片
5
不懂事时,总看不透家长与亲戚之间相爱相杀的纠葛,在这样的困惑里,我们与亲戚之间的关系总是迷一样的盲从。家长的脸色,成为我们解读这透明禁忌网络的唯一指示。
是否去父亲这边的亲戚家,要多看一眼母亲的眼色。是否要去母亲这边的亲戚家,也要看看父亲的意思。
也有朋友犯浑,为避免这些亲戚来往上的纠纷,有年中秋干脆决定外宿同学家,结果活生生被父亲的夺命连环call吼回家。一口一个“你小子是翅膀硬了还是长能耐了,你自己没个家,中秋还要去别人家过?!能不能干点给老子长脸的事呢!”回家后,每天该去拜访哪个长辈、亲戚家,也被排得满满当当,不容他置喙,更别说质疑。特别是当年人情比较重的亲戚,还要专门安排学习成绩不错的他、上门去做义务家教,不管他情不情愿,也至少要做满一个月。
有位朋友青春期叛逆时,曾挑战了下这样的家长权威,在本该走亲访友的中秋节,硬生生窝在被子里打手游、拒绝出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除了骤降的生活费,还要每天接受不间断的精神攻击: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成器的孩子!成绩,成绩不如别人;礼节,礼节拿不出手,你这样,爸妈的脸面往哪里搁呢?!
饿着,加上言语摧残,不出半月,他就形销骨立、面色惨淡,举手投降了。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文章图片
4
人性里的惯性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东西。
习惯了从小到大恩威并济的家长权威,青春期时,发现怎么叛逆、翻腾,没有经济自主权,也翻不出家长的手掌心,干脆偃旗息鼓,开始习惯不管是对是错的鼓励,或者打压,都秉持顺从的态度。
未成年时候的中秋,我们都是依附在家长家族关系上的小蝼蚁,与家族亲戚家的亲疏关系总是随之沉浮,与同辈孩子间的友情也是脆弱不堪,一不小心就被掐断,捏碎。
一位同学与她的小姐妹好得形影不离,她们母亲是亲生姐妹。在这对姐妹关系亲近的时候,小姐妹俩时不时会去对方家串门,还共同养着一对黄毛猫咪,作业也是趴在一张桌上写完的。有时,周末玩得晚了,干脆跟母亲打声招呼,就睡在对方家里了。后来,同学的母亲听人说那位小姐姐混上了学校的学渣群,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纠缠不清,硬是不让她再和小姐姐来往。
而同学的姨妈听闻此事,气得打电话骂过来:你自己的女儿长得没我女儿漂亮,没朋友,只知道闷头读书,还好意思说我家贝贝,有本事她也去多交几个朋友啊!?光成绩好有什么用。于是,那日的电话瞬间成了隐隐比拼姐妹的撕逼大战,多年来,她们都在嫁人、容貌与财富上不停攀比。势均力敌时,两人还可以相处得比较和谐,一旦一方战斗力飙涨、甩开另外一个人好几条街时,就是她们开始争锋作对的汹涌时期。
她们这样一架吵下来,同学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反正她们都被家长警告要远离对方,于是,即使在小小的校园几次碰到,她们也很有默契地绕道而行。这段小小的纯净的友谊就戛然而止,等到家长们下次和解时候,她们也提不起劲来收复城池。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文章图片
3
18岁,我们预备成年。22岁,大学毕业,我们正式宣告成人。
18岁时,父母会急匆匆地来说,你看,人家美国,18岁的孩子就要自己外出独立自主生活了,你也该长大了,学费生活费就不该我们承担了。24岁时,父母又急匆匆把下放的家长权力收回来,开始步上催恋催婚催娃的不归路,为孩子的婚事操碎了心。18,24,这些数字提过以后,也束之高阁,没有国外父母的真正洒脱、信任。
关于成年,我们太缺乏形式上的成人仪式。没有一个明确的临界点,告诉父母,你该收手放权了,以后也不要插手孩子家庭了;也没有明确点告诉孩子,你该掌权上位了,该负责起自己今后所有的人生了。
以至于总看到岳母嫌弃女儿带回家的男友没房没车、而拒不同意成婚,婆婆不满意儿媳整天不工作不做家务、在家当全职太太,靠着自己儿子辛辛苦苦地养着,而闹得家里天天鸡飞狗跳。等到去帮忙带娃,又时时看不惯儿子对儿媳的宠爱,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和她们初为人妇时不一样了,媳妇不再是娶进门侍奉公婆或丈夫的存在,而是独立平等、相互照顾的个体。长辈们还倚仗着不肯放弃的、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悠久传统,总是要插手子女的婚姻,也如悠久传统一样,并不在乎孩子自己的感情契合度。
而习惯于听从、顺从父母的孩子,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应聘工作时,即使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遭遇父母的孝心攻势,不管是出于依旧尊重家长权威的心理,还是觉得直接顺从、来得省心省力省事,反正想到父母的出发点总是“为了我们好”,只要一打亲情牌,就很容易缴械投降。如果没有很强的主见,在婚姻这件事遭遇父母强烈反对时,惯性思维,也总会推动没成熟的儿女选择息事宁人的解决方式。
双节|刻骨铭心,中秋过后,父母还我一个“成人礼”。
文章图片
2
不少朋友遭遇催婚,匆忙在父母陪同下相亲、定下终身大事,这样得到家长首肯、相亲对象也是父母满意的婚姻,总接连触礁沉底。都是孩子已经有了,有的甚至儿女双全,但会开始嫌弃对方没本事、抱怨对方不够理解自己,问题层出,往往遭遇失业或者生意失败等困难时,就很难齐心协力、携手走下去了。或者遇到财物雄厚的诱惑对象,连孩子也不要、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遭遇现实问题,丛生出的是世态百相,显露的是真相人心。
而尽管缺乏一个明确的成人礼,真正内心成熟、笃定的成年人会有自己的坚持和策略。有因女友长得矮、男友来自农村的或者学历不高等形形色色问题,遭遇父母反对的同学,有着经济独立这样强有力的后盾,他们坚持了很多年,依旧坚定地牵手自己的挚爱,最终父母自感插手无用,也妥协让步了。现在也是和和美美的一大家子,之前不满意的地方也被真挚的相处冲刷四散。
1
父母老了,陪伴的日子不多了,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都会无原则地选择孝顺作为回报。但原则性问题,一个成年人,要有自己的担当和坚守,老了,才无愧于自己和所有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