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京东、顺丰、美团如何布局无人机配送?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谈擎说AI , 作者 | 郑开车即时配送还可以更快吗?
在澳大利亚 , 谷歌旗下的Wing将每单最短履约时间缩短到25秒左右 , 其秘诀是:使用无人机配送 。
在中国 , 和无人机配送有关的政策也正在推进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了《深圳市物流配送站规划配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 其中提出物流配送站的建设宜考虑未来技术发展 , 合理预留无人车、无人机、地下管道配送等设施空间 。
有了无人机的加持 , 深圳市定下一个小目标:社区配送15分钟送达 。
或许在5到10年之后 , 无人机配送或将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 空中都是各种各样的作业飞行器 ,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 它们组成编队、翻山越岭 , 井然有序得执行各类物流任务 。
民航局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无人机生产运营企业已超过1万家 , 无人机的商用飞行达到了159万小时 , 增长率在30%以上 。
无人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未来几十年的增长趋势 , 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科幻感十足的生活图景 。但在当下 , 如何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安全问题 , 以及开发与其相适应的商业模式 , 是每个入局的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
京东、顺丰、美团入局场景有别这些年 , 由于无人机技术的成熟 , 大批无人机公司相继成立 , 通过天眼查APP搜索无人机 , 会发现相关公司数量竟达到近7万家 。
文章图片
在摩根斯坦利去年发布的研报中 , 预测2040年UAM(Urban Air Mobility , 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 , 其中货运物流的份额将高达52% 。
在疫情期间 , 无人机已经用于核酸检测样本、血浆、药品等医疗物资的配送试运营 , 也提高了无接触配送的接受度 。
疫情时期的配送只是无人机物流大规模落地前的“开胃小菜” , 更诱人的应用前景依赖于市场规模更大的需求 。
随着电商下沉和农产品上行 , 为了打通物流的毛细血管 , 美团、顺丰、京东等企业纷纷加码布局、生鲜、日用杂货等品类加入无人机配送的货品范围 , 一场货运无人机的“军备竞赛”正在升级 。
据悉 , 京东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无人机送货技术 , 此后建立了干线、支线、终端三个层次的无人机物流配送和通航物流体系 。最终将构建“空地一体化”的智能物流网络 , 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降本增效的目标 。
对京东来说 , 由于城市地区的本地仓和自营模式已经颇为成熟 , 所以对无人机配送的布局更多是想要将电商业务扩展到物流落后的农村地区 。
美团则基于更加高频的外卖配送业务 , 希望构建“空地协同”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 ,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3公里、15分钟的标准配送服务 。目前在深圳已运营近一年时间 , 与10余个品牌达成合作 。
顺丰的野心一点不比美团小 , 不仅有无人机同城急送业务的试运营 , 还看到了支线物流领域的机会 。1月25日 , 顺丰旗下大型无人机公司丰鸟科技取得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和经营许可 , 将在特定场景下开展吨级大业载、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 。
可以看到 , 虽然几家企业布局无人机货运的场景不一样 , 但都是基于自身已有业务降本增效的目标对货运无人机进行布局 。
对于不同的场景而言 , 其落地难度和商业的想象力都有较大差别 。
其一是应用场景的差异 , 末端配送的难度较大 , 而在干线物流和支线物流领域 , 无人机物流运输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
以顺丰为例 , 早在2018年 , 顺丰就开始尝试在支线物流场景使用飞鸿-98大型物流无人机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款飞机的研制是以军用运输机运五-B运输机为基础平台 , 而运-5B作为军用运输机 , 在农业撒播、医疗救护等方面也已经有几十年的服役 。
这就意味着 , 在支线物流领域 , 货运无人机的应用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 。由于解决了飞行员短缺和驾驶疲劳问题 , 能够明显有助于提升支线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 因此其商业前景相对比较清晰 。
但是和美团的即时配送业务相比 , 后者手中掌握着大量C端用户 , 引入无人机配送后 , 即配的用户体验会有一个更明显的提升 , 由此延伸出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 想象力更大 。
其二是落地的城乡差异 。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 , 由于基建和人口密度的差别 , 也导致货运无人机落地的难度不同 。
很多行业人士认为 , 人口稀少、基建落后的农村地区 , 无人机货运落地的难度反而较小 。比如 , 谷歌旗下的Wing无人机送货试验 , 都选择在美国佛吉尼亚州、澳大利亚堪培拉等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 。
京东无人机团队负责人刘艳光也曾表示 , “京东无人机先从农村做起 , 可解决农村的物流高成本 , 也可以让京东的农村电商不断下沉的这条路走的更快更好 。”
城市和农村落地难度的差别 , 最主要的原因是 , 无人机物流不仅是无人机的技术 , 还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网络 。
例如在深圳市 , 无人机配送涉及到空域申请、监管和多部门的协调 , 需要经多个市政府部门审批 , 城市地区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也更多 , 对技术和路径规划构成更多的挑战 。
而在农村、乡镇等郊区 , 所需的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比城市更容易建设 , 无人机配送更加容易部署 。此外 , 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的西部地区 , 由于山路崎岖 , 高速公路网络并不发达 , 无人机物流被寄予厚望 。
乡村地区落地相对容易 , 但也要考虑到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偏弱 , 是否愿意为更高效的配送支付更高配送费用 , 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
总的来说 , 从应用场景和地区的对比来看 , 以上布局无人机货运的几家公司 , 商业潜力越大的 , 落地难度似乎也越大 。
无人机末端配送的商业模式如何?在全球范围内 , 影响UAM发展的因素中 , 除了垂直起降、无人驾驶等技术和配套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的指引 , 最终的想象力有多大 , 还要看能不能基于这种技术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 。
换句话说 , 最终货运无人机要应用在一个商业化运营的场景中 , 它的定价、运营和维护如何设计都很重要 , 将会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势能 。
在干线和支线物流场景下 , 无人机配送的可行性相对比较明晰 。但是在即时配送领域 , 货运无人机的商业模式有多大想象力还有待商榷 。
其一 , 目前商用无人机的成本较高 , 配送费可能不会太便宜 , 不适合低客单价货物的配送 。
由于隐私安全、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掣肘 , 无人机还无法将一份外卖直接配送到用户手中 。目前无人机配送的大体流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 , 用户下单后 , 平台安排配送员A上门取货;
第二步 , 交给无人机运送到目的地附近的无人机投递点;
第三步 , 配送员B接到货 , 并送货上门 。
为了保证配送时效最大化 , 快递员B甚至要在无人机投递点等候 , 三个环节要紧密衔接 , 如同一条工业流水线 。
也就是说 , 无人机配送只是缩短了中间环节的运输时间 , 还无法完全摆脱对人力的依赖 。“人机协同”的配送模式下 , 人力成本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消除 , 配送费用可能是相当高的 。
即时配送服务中 , 最高频、覆盖用户量也相当大的是来自餐饮店的外卖配送 , 当前的配送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 , 如果进一步提高到15分钟以内 , 对用户体验会有所提升 ,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为此支付高额的配送费 , 这其实决定了无人机配送的市场规模 。
站在商家的角度看 , 只有客单价较高的即时消费才适合使用无人机配送 , 比如现吃现切的水果 。在家点一杯蜜雪冰城的饮料 , 配送费用如果超出了饮料的单价 , 用户显然难以接受 。
其二 , 对部分高端的餐饮店来说 , 无人机配送给店家带来的价值可能也比较有限 。
以星巴克为例 , 据其财报数据 , 从1月份开始 , 星巴克中国在某外卖平台上线 , 数字化渠道的销售额占比已经在第一季度提升至43% , 但是交易量下滑了20% , 客单价下滑了4% 。
数字化渠道最大的优点是扩大了营业半径 , 按道理来说 , 交易量应该增加 。然而交易量和客单价都出现明显下滑 。
【投稿|京东、顺丰、美团如何布局无人机配送?】事实上 , 对于高端餐饮店 , 很多顾客更愿意进店消费 。星巴克卖的不仅是咖啡 , 还包括给客户提供一个令人心情舒适的环境 , 也是所谓的“第三空间” 。
对其目标消费群体来说 , 如果不能进店消费 , 即使你家的咖啡好喝 , 而且还比进店便宜 , 我也不太想点了 。星巴克的财报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 。
另一方面 , 从盈利模式来说 , 部分高端品牌线下店更在乎品牌力的保值 , 胜过更高的营业额 。
对于很多入驻旺铺的餐饮店来说 , 如果一家店铺可以通过提升配送速度扩大了营业半径 , 用上了无人机配送似乎就能提升坪效 。可是也要考虑到 , 房租通常是压在实体店身上的一座大山 。
而星巴克商业模式的核心要诀就在于 , 凭借以自身品牌价值带动周边商圈繁荣的能力 , 换取房租优惠 。有数据显示 , 星巴克在中国的很多店面的房租成本只占到总成本的9%左右 , 或甚至更低 , 而普通品牌则通常会在25%以上 。
也就是说 , 星巴克、麦当劳等品牌盈利能力强的一个原因是房租优惠 , 前提是品牌的影响力、高级有品位的店内服务水平等 , 而要维持这些品牌的稀缺价值 , 离不开进店消费的体验 。相反 , 更多的线上销售则可能损失品牌价值 , 甚至对房租的议价权 。
综上所述 , 无论是低客单价的平价餐饮品牌 , 还是高客单价的品牌店 , 无人机给商家带来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 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写在最后:就像新能源电动车一开始不被看好 , 但是随着电池密度的提升、充换电设施的建设 , 用户的焦虑逐渐下降 , 电动车的销量在逐渐升高 。
以上关于无人机配送商业价值的猜测 , 也都是基于无人机当前较高的硬件成本和运营成本 。如果考虑到配送员用工短缺 , 以及高峰期地面交通的拥堵导致的配送效率低下 , 在末端物流领域 , 无人机配送仍是一种不错的运力补充方案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亿月活用户在快手找工作:模式变了,结果没变
- 投稿|会员订阅的商业模式走到头了?视频流媒体还值得看好吗?
- 投稿|谁才是苹果更换充电口的输家?
- 接口测试
- 云原生系列|云原生系列番外篇---云原生网络趋势 | K8s托管整个基础设施、多云、边缘计算、安全等场景,将云原生网络带向新战场
- 投稿|组织的尽头是美团,人效的尽头是骑手?
- 投稿|微信视频号变现“大提速”
- 投稿|战投“落幕”后,互联网新增长在何方?
- 投稿|轻松到家停业,家政O2O失速
- springboot、mybatisplus框架整合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