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你真的没有拖延症!

别傻了,你真的没有拖延症!
文章图片
文:木沐 如果你有兴趣上电商网站,看看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一定有一本或几本是跟战胜拖延症有关;如果你再有兴趣,搜索公众号文章,会发现关于抵抗和战胜拖延的文章更是浩如烟海。

从孩子到成人,每个人都陷入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快,完不成任务或没有成功都是因为那该死的拖延症,视拖延为洪水猛兽,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民“战拖”的时代,欢天喜地,红红火火地和拖延对抗,和拖延为敌。
我基本上算是一个比较有计划性和自律的人,但是也会陷入对拖延的迷茫中。
比如我虽然知道公众号做不到每日发新文章,可能会影响公号快速发展,但是却始终没有实现日更;部门有个空缺岗位,招聘流程启动了3个月,至今没有招到合适的人。
这让我禁不住问自己:我什么时候变成一个拖延而懒惰的人了?不能够也不可以啊!
轻易的将自己判定为“拖延症”,我心里当然不服,但是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混淆了“合理推迟”和“拖延症”的区别。
同样是造成某个行为或事情的推迟,二者不同在于:
-拖延症:本来可以避免却最终造成推迟,推迟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合理推迟:则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主动推迟某种行为或是接受已经造成推迟的事实。
如果你觉得有点烧脑,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
01 拖延症 vs.合理推迟模型 下面这个模型来源于古典老师的专题讲座。根据如下两个标准,我们对所有推迟行为进行分类:
标准1:拖延行为本身是否可以避免 (可以避免 vs. 不可避免)
标准2:拖延行为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后果有害 vs. 后果无伤大雅)
别傻了,你真的没有拖延症!
文章图片
上面这个模型清晰地将推迟行为分为如下4类:
-真性拖延:可以避免 & 后果有害
-积极推迟:可以避免 & 后果无伤大雅(合理推迟的一种)
-必要推迟:不可避免 & 后果有害(合理推迟的一种)
-只是妄念:不可避免 & 后果无伤大雅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拖延症就是模型中右上角的“真性拖延”,这才是我们需要不断克服和改善的;而其余3种行为则根本谈不上拖延。
就是因为另外3种并非真性拖延的推迟或延迟的存在,让很多人给自己误判成“拖延症”,“战拖”不断,却越战越迷茫,越战越焦虑。
02不同策略 那么如何进一步区分这4种推迟行为,并采取不同的策略呢?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在不同的情景下,这4种行为到底怎么回事:
背景:

你报名参加一项非岗位必须,但是对未来发展也许会有好处的一类在职资格考试(比如一个财务人员报名司法考试),时间在半年后。
然而报名后2个多月,你发现自己的复习进度非常缓慢,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一遍都没有通读,眼看着时间过半,你非常焦虑,为自己的拖延而懊恼不已。
情景1:
延迟行为分析:
你发现是自己没有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也没有充分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尤其浪费时间在刷美剧和手机上。
模型归类:真性拖延
我们看到,这个拖延行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拖延造成复习缓慢,最终会影响考试通过,使得后果会很严重。
情景2:
延迟行为分析:
因为前段时间忙于一个重要项目,你连续加班,造成没有充分的时间复习。但是项目马上结束,你就可以重拾书本,提高看书效率,加快复习进度。
模型归类:积极推迟
和在职考试相比,重要项目的完成显然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你觉得没必要非要在这么紧急的时刻复习,所以你主动推迟了考试的复习进程。
推迟造成了上半程复习缓慢,但是下半程会因为更加投入和聚焦而使复习效率大为提高,因此暂时拖延的后果“无伤大雅”。
显然这并不是“拖延症”,并非战拖的对象,你无需为此自责和难过。
情景3:
延迟行为分析:
近几个月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较大调整,你被调往新的部门,不仅需要大量时间熟悉了解新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情况,还需要经常出差。而这期间你的孩子刚上小学,需要更多时间辅导功课。
你已经分身乏术,完全没有精力和时间复习,有可能会推迟一年甚至两年才能继续这项考试。
模型归类:必要推迟
显然推迟造成的后果严重到你已经无法参加这次考试,但是却因为你事务缠身,无可避免造成推迟,这就是必须的推迟,即必要推迟。
因此这也并非真正的拖延,而是基于目前资源和精力的分配条件,你必须做出的选择,无需自责和展开对自己的批斗。
情景4:
延迟行为分析:
作为财务人员,你内心其实并不认同通过司法考试会为未来的发展增值多少,你打心眼里并不愿意去背那些枯燥的法律法规。
因此每次拿起复习课本,你本能的开始哈欠连天,困的不行,勉强撑起眼皮,看书的效率奇低无比。这种状态无疑会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模型归类:只是妄念
这种情景下,也许只是因为身边的人都说应该司考,司考有用,你经不住劝说,一时冲动报名考试,而内心其实是毫无兴趣,甚至相当抵触的,所以拖延行为在所难免,这种拖延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你在意的,所以无伤大雅。
因为一时冲动,导致出现不可避免,又无伤大雅的后果的推迟,我们叫“妄念”,你不如直接放弃或停止好了。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在4种情景下的分析,相信你完全可以将被你自己宣判的那些“拖延症”行为进行分类,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策略。
将真性拖延识别出来,首先内心接纳它而不是抗拒它,然后再根据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多种科学方法持续改善拖延行为。
03别错杀自己 如果将文章开头我自己的例子应用到上面这个模型,我是这样剖析自己的:
关于公众号文章的日更:推迟行为属于必要的推迟。
根据目前现状,我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和运营公众号,时间和精力的确在现阶段无法实现每天更新文章(推迟无可避免);无法日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号的快速发展(推迟的后果严重)
因为是必要推迟,我只要接受并认同这种现状,未来当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可以进行更多分配时,再开始考虑日更。
部门3个月没招到合适的人:推迟行为属于积极的推迟
因为对于这个人选的职责范围和任职资格,公司内部进行了反复调整和确认,所以在没完全确定前,主动通知了猎头公司暂缓寻找目标候选人,也就是主动推迟行为(推迟可以避免)。
而一旦需求最后确定,就会同时通知几个比较有经验的猎头公司展开大范围搜索,效率更高。(暂时推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经过如此客观的分析,我的心理负担小多了,做事的思路也更加清晰,关键是恢复了自信心,不再误以为自己成为拖延症一族,而郁闷不已。
我希望你也能沉下心来,好好分析下自己的日常行为,你高呼要战斗的那些拖延行为是真正的拖延吗?你是不是错杀了自己呢?
即便是真性拖延,也无需气馁和沮丧,坦然接受自己最真实的状态,面对拖延,向它问好,和它握手,而不是抵触和战斗。
你会发现,当你能理性看待拖延时,你似乎看到了那个脆弱的自己,你竟有伸出双手拯救那个脆弱的自己的冲动和渴望。

那个时候,你还会再拖延吗?
【别傻了,你真的没有拖延症!】作者木沐,清华大学MBA,亚太区战略总监,10年以上知名外企高管经验,专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