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首先,请完成下列默写题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1.----------,犹抱琵琶半遮面。
2.----------,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东船西舫悄无言,----------。
4.夜深忽梦少年事,----------。
5.同是天涯沦落人,----------。
提起白居易,大家最近的记忆大概就是来自这首高中默写了N多遍了的《琵琶行》了吧。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贬江州司马。次年,某一天他来到浔阳江边,听到江上传来琵琶声,听到商人妇人凄凉的身世,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自己命运相同,遂写下了这首有名的《琵琶行》。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仔细回忆一下,被白居易视为“天涯沦落人”的这位妇人的丈夫是为了什么才离开她的?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BINGO,答案就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白居易(772—847),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撰有茶诗50余首,数量为唐朝之冠。本周的“一周一品茶文化”我们就来说一说白居易与茶的故事~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1.白居易为何好茶?
有人说因朝廷曾下禁酒令,长安酒贵;有人说因中唐后贡茶兴起,白居易多染时尚。《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这正反映了他对茶酒兼好的情况。在白氏诗中,茶酒并不争高下,而常像姐妹一般出现在一首诗中:“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自题新昌居止》)。又说:“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和杨同州寒食坑会》)。前者讲在不同环境中有时饮酒,有时饮茶;后者是把茶作为解酒之用。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茶为白居易的生活增加了许多的情趣,“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茶与诗成为白居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以茶叙友情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三白男神”里就有这位“老白”白居易。我对他的喜欢,最初便是来自于那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自诩的这个“别茶人”反映了多少他对朋友的感激和对收到的新茶的欣喜呀~这份欣喜让经常收到朋友给我带的茶叶的41感同身受~
唐代名茶尚不易得,官员、文士常相互以茶为赠品或邀友人饮茶,表示友谊。白居易的妻舅杨慕巢、杨虞卿、杨汉公兄弟均曾从不同地区给白居易寄好茶。白居易得茶后常邀好友共同品饮,也常应友人之约去品茶。从他的诗中可看出,白居易的茶友很多。尤其与李绅交谊甚深,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还说:“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指李绅,看来偶然喝一杯还不过瘾,二人要对榻而居,长饮几日。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如湖州茶山境会亭茶宴,是庆祝贡焙完成的官方茶宴,又如,太湖舟中茶宴,则是文人湖中雅会。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会昌五年(845年),已经是74岁高龄的白居易在自己的家里举行了一次茶会,邀请了李元爽、吉皎、刘真、卢真、张浑、郑据、胡杲和僧如满等人一起同品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的“九老会”。这些人中白居易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其中年纪最大的已有百岁饮茶能使人长寿,由此可见一斑。
3.开辟茶园,亲自种茶。
就在写下《琵琶行》的次年,白居易游庐山香炉峰,见到香炉峰下“云水泉石,绝胜第一,爱不能舍”,于是盖了一座草堂。后来更在香炉峰的遗爱寺附近开辟一圃茶园,“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竹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绕阶流。”(《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有人问我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别茶人”。哈哈,41觉得吧,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方面是有没有人会给这个人寄茶叶,这反映了这个人“爱茶与否”;一方面是这个人收到茶叶时是否会欣喜万分,这反映了这个人是否珍视友谊。不过,其实还需要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厚脸皮~像41这样自诩“别茶人”哈哈~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你是不是“别茶人”呢?|一周一品茶文化)
文章图片
葭萌JIAMANG
这个公众号,是我自己的小世界,但愿我可以把我对茶的爱表达出个零星半点,让我的小世界叩开你与茶的大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