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的相机生产始于1888年的“The Kodak”。一百多年来,柯达公司传统相机制造的基本策略是以相机生产促进胶卷销售,并利用可以自行确定胶卷规格的优势,生产了不少世界知名的普及相机名品,从这一点来讲,柯达在促进摄影成为大众化生活消费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位于战火从未波及大陆本土美国的柯达公司,因一度成为同盟国阵营唯一的摄影器材供应商,也开发、生产了数款中高档相机精品。这些相机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不仅是柯达相机制造百年史上光彩照人的明珠,而且是世界相机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一、起步时期(1888年~1894年)
这一时期的柯达相机处于小型普及化设计尝试时期,特征是所用胶卷没有规格化编号。
(1)世界上最早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The Kodak”
现在提起柯达胶卷,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柯达”却是第一架由美国伊斯曼干版和胶片公司(Eastman Dry Plate & Film Co.)制造的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名称,也是该公司制造的第一架相机,是柯达相机的鼻祖。
一百一十年前,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Rochester)市,有一位用湿版法摄影的年轻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他对当时不够完善的、最早由英国医生兼摄影爱好者R-L-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1816~1902)发明的卤化银明胶乳剂技术进行了两年多的实用与研究后,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于1880年注册了伊斯曼干版公司。1884年,伊斯曼公司生产了用于大型座机的伊斯曼-沃克(Eastman-Walker)胶片盒,内装一卷纸基明胶乳剂胶卷,拍摄、冲洗之后,用油涂在纸基上,纸基会变得透明,才能用于印制照片。1885年,伊斯曼公司研制生产了纸基剥膜胶卷,在胶卷冲洗过程中,明胶乳剂从纸基上移到玻璃等透明材料上,以印制照片。这种早期伊斯曼胶卷冲印起来虽比湿版法容易了很多,但与后来的胶卷冲印相比,仍颇为费事。但如果能将感光明胶乳剂涂覆在极薄的可卷曲的透明材料上,则通过很简单的工艺就能得到高素质照片,这一设想是由美国一位牧师出身的汉尼巴尔-古德温(Rev.Hannibal Goodwin,1822~1900)最早提出来的,当时这种透明材料叫“帕克赛恩”(Parkesine),是一种硝化纤维。1888年企业家J-W-海厄特果然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海厄特将其商品名定为“赛璐珞”(Celluloid),这是一个生造词。同年,伊斯曼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使该公司成为世界首家商业化生产赛璐珞胶卷的公司。后来这种片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才被新的醋酸纤维、涤纶等透明片材取代。
伊斯曼公司为了尽快推广和普及新型胶片,于1888年研制生产了首架只使用胶卷的方箱式相机,乔治-伊斯曼也费尽心思生造了简短的英文“The Kodak”作为该相机的名称。从此以后,“柯达”就被作为该公司绝大多数产品的商标而彪炳史册,伊斯曼公司也更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
“The Kodak”相机快门是圆筒式的,只有一挡快门时间约1/25秒。57.2mm F9镜头,固定焦点设计,利用超焦距原理,可使6英尺(约1.8米)或稍远一些的景物成像清晰。内装直径为2.5英寸(63.5mm)胶卷,可拍100幅像场为圆形的照片。由于当时胶卷的感光度较低,这架相机上的曝光组合设计只适宜在阳光下拍摄。初期的“The Kodak”售价25美元,加上操作简单,受到了世界各地摄影人士的普遍欢迎。
由于当时的胶卷还不像今天使用的胶卷那样附有黑纸(120胶卷)或装在暗盒中(135胶卷),用户自己不能更换,故当用“The Kodak”拍完底片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斯曼工厂,并花上10美元,由工厂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伊斯曼-柯达公司当时把这种服务称为“您来按快门,其余由我来做”,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促进了柯达胶卷的销售。这种以相机生产带动胶卷销售的思想,从这时就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柯达公司为纪念“The Kodak”问世一百周年,特地推出一架该机的陈列复制品(图1和实拍照片,图中人物为乔治-伊斯曼),纪念柯达在相机制造及银盐胶卷生产领域的百年辉煌。
(2)柯达3号矩形片幅相机
继“The Kodak”之后,1889年,柯达又推出“柯达2号”,同年推出的“柯达3号”相机将其所摄片幅设计成105×80mm的矩形,机身上的反射式取景器也改成与片幅相匹配的矩形框,并装有横、竖两个取景器以方便拍照,可拍矩形画面,外形仍沿用了方箱式。柯达3号相机奠定了柯达方箱相机的基本设计模式,此后推出的后续机型都遵循了这种基本设计。
(3)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柯达A、B、C”型相机
1891年,柯达发布了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方箱式相机“柯达A、B、C”,并在相机上标示有Daylight(日光)字样。柯达A、B、C型相机分为普通型和日光型,普通型还需要在暗室换装底片,日光型可在明室中操作,其各型尺寸如下:A型2.75×3.25英寸,B型3.5×4英寸,C型4×5英寸。
二、发展时期(1895年~1930年)
这一时期是柯达方箱式相机大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空前市场回报的时期,形成了柯达布朗尼系列;同时,为了进一步缩小相机体积,又推出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形成“Folding Pocket Kodaks”系列等。同时,柯达公司还采用了几项新技术用于相机设计,如“静电书写后背”等。并且,这一时期柯达配合相机生产还推出了从101-130号共30种不同规格的胶卷,其中包括今天还在使用的120胶卷。
(1)使用衬纸胶卷、设计有红窗计数装置的“柯达牛眼(Bull's Eye)No.2”相机
使用柯达胶卷的方箱式相机受到市场普遍欢迎,引起了其他相机制造商纷起效尤,竞相向市场推出类似的方箱相机,这其中最匠心独具的要数美国人透纳设计的牛眼方箱相机了。这种新型透纳相机,是把胶卷与黑色的带有数字的衬纸卷在一起,相机上设计有一类似牛眼大小的红窗,从中可以看到胶卷衬纸上的数字,知道已拍摄的胶卷张数。由于“黑纸”的保护作用,可以在白天光线下十分方便的装取胶卷。柯达公司很看好透纳的新设计,于1895年将他这一专利连同其公司一并买下,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这款柯达牛眼No.2相机,见图2。
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柯达No.2 Bullet”(子弹2号),使用柯达101胶卷拍摄88.9×88.9方幅照片,见图3。而柯达Pocket(口袋)相机,使用柯达102胶卷拍38.1×50.8mm片幅照片,外形为方箱造型,也于这一年推出。其中“口袋柯达”十分轻巧,长度仅10厘米,面世后第一年销量就达到10万架。1896年,使用柯达103胶卷拍95.3×120.7mm片幅照片的柯达No.4 Bullet(子弹4号)面市,见图4;另一款体积只有100×80×60mm,重量只有180克的袖珍方箱柯达'96 Model Pocket相机面世。
(2)柯达公司首架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No.4 Cartridge(胶卷4号)
这架折叠相机采用104胶卷,拍120.7×95.8mm片幅照片。机身上左、右有两个取景器,横拍、竖拍都十分方便。该机1897年问世,采用了B,T,1/100~1/25秒快门时间设计,3组3片结构的柯达正光镜头(Kodak Anastigmat),或有的也用快直镜头(Rapid Rectilinear)。从加工工艺上看,已有长足进步,见图5。
在No.4 Cartridge的基础上,柯达于1898年推出了“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轻便式柯达),这是这一系列的首架机型,柯达配合该机推出了105胶卷,用此胶卷可拍57.2×82.6mm片幅照片,参见图6。
柯达公司大量生产折叠式中片幅相机还是在20世纪初。1902年柯达推出了使用121胶卷拍41.3×63.5mm片幅、外形娇小的“No.0 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相机,见图7。1903年又推出了使用122胶卷拍82.6×139.7mm片幅的“No.3A Folding Pocket Kodak”折叠相机,见图8。1904年又推出采用123胶卷的101.6×127mm片幅、背部可旋转的“No.4 Screen Focus Kodak”和“Bull's Eye Special”折叠相机,见图9和图10。其共同特征是相机机身及镜头座板均饰以真皮皮革,撑杆折叠机构打开可以把镜头拉出机身外定位,撑杆采用黄铜打造,1898年以后撑杆镀镍,1916年起采用柯达公司首创的联动测距机构,镜头有3片柯达正光和2组4片由美国博士伦厂生产的快直镜头。另外,还有英国泰勒-哈勃森(Taylor & Hobson)公司生产的库克-柯达正光镜头(Cooke Kodak Anastigmat Lens),蔡司公司监制的柯达-蔡司正光镜头,多用在1910年以后生产的机型,这些镜头光学素质都很不错。这些相机的快门系统除柯达自己的产品外,还采用了Bausch & Lomb OPT等公司的快门系统,B,T,1~1/200秒。
(3)柯达生产的摇头全景相机(Kodak Panoram No.4)
柯达全景相机共分6种,4号(No.4)机共分A、B、C、D四种型号,镜头大多为新月型和快直镜头120mm f/10,使用103号胶卷,片幅为89×305mm(1899~1924年生产)。4号机是柯达公司最早的全景相机,也是早期全景相机中的代表机型之一。其镜头可向右转动142o,机顶部凸起为取景器,不用时镜头被一可开合的镜头盖保护着,整机外观呈方箱状,用胶卷可拍88×304mm照片4张,首架机型于1899年推出,参见图11。图12是1903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其共同特征是机械储能发条驱动镜头转动,有1/25秒、1/100秒两挡快门时间,镜头由2片镜片组成,恒定F8光圈。另外,1号和3A号(见图13)分别使用105胶卷和122胶卷,片幅为57.2×178mm和82.5×254mm,分别可拍6张和5张。
值得一提的是,1898年柯达公司出现了几个奇特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开发了尤里卡(Eureka)系列木盒相机,共分3个型号:2号尤里卡、2号儿童尤里卡和4号尤里卡,它们均安装简易消色差镜头,所使用胶卷的片幅分别为89×89mm和106×109mm,但均为使用干板的木盒相机。1899年,柯达随折叠1A相机(No.1A Folding Pocket Kodak)面世,又发表了116胶卷,可拍63.5×108mm片幅,并安装了新月型消色差120mm镜头和伊斯曼镜间快门,于1899~1915年推向市场。
(4)柯达布朗尼儿童相机
普及方箱式相机的初步成功,使柯达决定把市场拓展到儿童用相机的更大的普及层面,创造一种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吸引成人的相机。柯达公司首席相机设计师弗兰克-布劳尼尔(Frank Brownel),设计了一架布朗尼(Brownie),于1900年推向市场。这架相机采用当时在美国等地十分流行的、由帕尔默-考克斯(Palmer Cox)所作的插图书中的童话人物“布朗尼”的名字,相机包装盒及广告宣传画上还印着布朗尼手拿“布朗尼”相机拍照的样子,吸引广大儿童购买。该机采用1/25秒简单快门,单片新月型105mm f/11镜头,使用117胶卷拍57.2×57.2mm片幅6张照片,售价只有1美元,而配用的赛璐珞片基胶卷每卷只售15美分。由于其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加上柯达广告语“连孩子都会用”的宣传推销,当年即售出约25万架,取得了极大成功,见图14。
1901年,使用120胶卷的布朗尼2号(No.2 Brownie)面世,1905年折叠式布朗尼(No.3 Folding Brownie)面世,使用124胶卷拍82.6×108mm片幅。同年,使用125胶卷拍82.6×63.5mm片幅的布朗尼立体2号(No.2 Stereo Brownie)相机发表。1930年,身着蓝、棕色彩装外壳的两种规格同一名称的布朗尼Beau面世,镜头也改进为2片结构,优质的镜头和漂亮的外表,加上低廉的价格,畅销一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布朗尼各种规格的相机先后生产销售了60多年,直到1965年才停产。
图15a是一架1916年生产的使用120胶卷拍6×9cm片幅8张照片的布朗尼相机,该机有B门、1/25秒两挡快门时间,单片镜头有一挡相当于f/11的恒定光圈。虽然是布朗尼单片镜头,但由于片幅大,像质明显好于现在生产的一次性135相机,图15b是用该机拍摄的照片。
(5)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单反相机
早在1676年摄影术发明一个半世纪以前,单反结构已经用在取景绘画暗箱中了。直到1880年前后,人们才提出了应用在相机上的多种方案。但设计最著名、最成功的,是当时设在美国纽约的福尔默-施温(Folmer & Schwing MFG.)公司生产的格拉弗莱克斯(Graflex)单反相机。1905年,这家公司被柯达公司收购,从1905年到1923年间,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相机。这款相机有多种尺寸规格:3.25×4.25、4×5、5×7英寸的散页片,又可使用专用胶卷盒装上胶卷拍摄。快门时间有T,B,1/10~1/1000秒共用处挡,采用折叠式结构,高高竖起的可折合式腰平取景器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俗称“大烟囱”。不过,由于早期的单反相机左、右取景相反,与其他机种相比较,拍新闻片优势并不明显,但用于人像摄影则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肖像,就是已故著名摄影家郑景康用该相机拍摄的,参见图16。40年代后期还生产过Speed Graphic平视新闻相机,由于机件结实,成像极佳,但较笨重,在林哈夫Technita 面世以前颇受专业摄影者的青睐。
(6)具有静电书写后背的柯达折叠相机No.1 Autographic Kodak
1914年,柯达出巨资购买了盖斯曼发明的一种静电自动记录技术专利,并应用在其相机设计上。这种设计是在相机机背上开一个矩形窗口,用相机附带的静电笔可以把拍摄数据记录在胶片上。这应该说是现在相机数据后背的最早形态了。柯达在No.1 Autographic Kodak(柯达1号静电自动记录)相机上首次采用了这种技术。这架相机采用柯达3片结构的正光镜头,焦距为108mm,最大相对孔径为1:7.7,采用9片可变铜质彩虹光圈,最小光圈值为F32;采用柯达滚珠轴承(Ball Bearing)叶片式快门,有T,B,1/10~1/100秒六挡快门时间,并有横、竖三角架螺口,性能已较完善。同类型的还有1A号、1A号新型、3号、3A、3A特种相机、1A特种相机等,使用的胶卷有A112、A116、A118等。
(7)具有静电自动书写后背的柯达袖珍袋式折叠相机
1914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进一步小型化设计的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达)折叠相机,也是首架使用127胶卷拍41.3×63.5mm片幅的相机,并在此基础上加装了静电自动记录装置后背设计,于1915年推出了Vest Autographic Kodak(袖珍式自动静电记录柯达)折叠相机。这架相机仍采用了柯达于1909年研制应用的Ball Bearing叶片式快门,由于仍采用进一步使相机小型化的127胶卷,体积小巧,可装入衣袋中,风行一时,推出后在短短两三年间售出20多万架。参见图17a、b。
静电自动记录后背受到市场很大欢迎,由此先后形成了装置有这种后背的Autographic Kodak(静电自动记录柯达)、Autographic Kodak Junior(低档静电自动记录柯达)以及Autographic Kodak Special(专用静电自动记录柯达)三大系列相机。
(8)首架设有联动测距装置的相机柯达3A Autographic Special
此前,相机上没有与调焦联动的测距装置,专门使用胶卷的小型轻量化相机只能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目测调焦,必须依靠景深设计来实现较大范围的景物清晰成像。1916年前后,柯达公司根据当时专用光学测距仪的原理,为3A相机设计了三影式联动测距装置,这是相机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没有可换机背及反光式磨砂屏调焦的小型相机才得以发展成熟,才使后来平视旁轴取景测距相机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相机机种,有了存在的空间和理由。由于有了联动测距系统,柯达3A Autographic Special镜头的相对孔径值达到了F4.5,这在当时亦是较大的设计了。参见图18。
(9)柯达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相机
1930年,柯达公司在纪念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了这款伊斯曼周年纪念柯达相机,机身上有“Fiftieth Anniversary of Kodak 1880-1930”字样,见图19。该相机通过柯达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授权代理商,免费赠送给两国当年满12周岁的儿童,赠送数量达到55万架以上。该相机的性能与柯达布朗尼以及同年推出的柯达-彩虹(Rainbow)及柯达-鹰眼(Hawk-Eye)相似。
三、成熟时期(1931年~1950年)
这一时期柯达公司除继续推出普及型相机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中高档相机。相机在制造材料上也出现两极分化:普及型相机上首先采用了人工合成材料酚醛树脂制造机身,中高级相机上摒弃木质材料,采用了金属材料打造相机机身及零部件,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有些产品还在德国产品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1914~1918年间,由德、奥、意三国同盟对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亚非三洲之时,位于美洲的柯达公司却没有战火之忧,照相机及胶片制造业仍然快速发展着,产品风行世界各地,为此后柯达中高级相机研制生产奠定了基础。
(1)柯达生产的中高级雷丁那、雷丁特和雷根特相机
1934年,柯达推出了其首架135相机Kodak Retina(柯达-雷丁那),当时属中档水平的相机;同年晚些时候,又发表了普及水平的Kodak Retinette(柯达-雷丁特)135相机,它是折叠式中最小型的联动测距相机。这两款相机均出自德国纳格(Nagel)工厂的纳格博士之手,而该工厂早些时候已加盟柯达公司。纳格-沃克博士工厂当时的相机产品在德国本土颇具影响。由于优秀的光学机械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精湛,才使得产品质量经久不衰。柯达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生产制造普及型相机的同时,还生产了几款中高级相机,以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成为同盟国中高档相机的唯一供应商。
两款柯达雷丁那、雷丁特相机形成的系列,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德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4组6片蔡诺(Xenon)、3组3片瑞奥玛(Reomar)等镜头,以及康般(Compur)、普朗特(Prontor)等中心叶片快门,光、机素质十分出色。
1958年面世的雷丁那ⅢC是雷丁那系列最精美的折叠机型,也是柯达公司生产的为数不多的几款高级135相机之一,机械、光学质量十分出色,工艺水平堪称精湛,外观设计十分精美。该机设计、制造均在德国,采用了施耐德公司顶级光学素质的蔡诺50mm F2标准镜头(4组6片结构),采用了更换镜头前镜组方式,共有35mm及80mm两种,广角、中焦镜头(前组)供变换,光学素质优异,机顶附件插座上可插入与镜头焦距匹配的取景器。测距系统采用了双像重合基线测距器,右侧机顶正面设计有硒光电池测光表,采用著名德国康般M.X.V B,1~1/500秒快门,采用了新型金属折叠镜头机械设计,坚固耐用,大有德国相机追求“百年有形”的味道。参见图20。这款相机刚刚被美国《现代摄影》杂志列为“20世纪十大重要相机”之列。
1959年面世的雷丁那Ⅲ S是一款非折叠式中心快门平视取景旁轴测距135相机,同ⅢC一样,机身上刻有“德国制造”字样,仍用康般快门,但镜头改为整体可交换式,备有德国施耐德专门为该机设计的雷丁那Curtagon(有指针式景深表)50mm F1.9标准镜头和35mm F2.8广角镜头,产量不多,也是难得的收藏珍品。参见图21。
(2)普及相机中的精品——柯达Bantam Sepecial
1935年6月,柯达推出一种可拍24×40mm片幅的828胶卷,并设计制造了使用这种胶卷的首架柯达Bantam相机。Bantam的英文原意是“轻量级拳击手”、“矮脚鸡”(专供斗鸡用的一种短腿鸡种)。这个系列一直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约有15个机型:从机身材料上看有金属、塑料两种;采用的镜头有柯达正光、柯达爱克塔(Ektar)两种镜头品牌;采用的快门绝大部分是康般快门,个别机型用德国泼朗特(Prontor)和柯达自制快门。而1936年7月推出的Bantam Special则是这一普及系列唯一称得上性能最高的精品机型。
Bantam Special一直生产到1940年,之后快门改为柯达Supermatic,T,B,1~1/400秒范围,收藏此机的朋友可藉此“断代”。
(3)世界首架自动测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
柯达于1938年推出Six-20(使用620胶卷),是机械工艺上佳的折叠式相机,依笔者愚见,该机要好于早期的蔡司依康泰折叠相机(镜头除外)。
193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这款由硒光电池控制的世界首架自动曝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在广告中美其名曰“会思考的相机”。与柯达超级Six-20匹配的是柯达发表的、可拍57.2×82.6mm片幅的620胶卷。参见图23。该机采用100mmF3.5镜头,只生产了725架。
(4)柯达公司Medallist 120高级相机
Medallist英文意为“获奖者”,该系列是柯达在追求拍6×9cm片幅相机小型化过程中新设计的机型。首架机型Medallist Ⅰ(使用620胶卷,拍6×9片幅,一卷可拍8张)于1941年推出,外形胖乎乎的,见图24。该机采用柯达爱克塔100mm F3.5镜头,柯达自己制造的Supermatic No.2快门,时间范围T,B,1~1/400秒,是二战时期最常用的高级新闻相机之一,一直生产到1946年。1946年又推出改进的Medallist Ⅱ型,为当时新闻采访人员常用的相机之一,参见图25。
(5)可交换后背的高级柯达相机爱克塔(Ektar)
1941年,柯达发表了被许多相机鉴赏家认为是最高级的柯达机械相机爱克塔,首创135相机可更换背部片盒设计。这种设计在后来80年代初德国罗莱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生产的罗莱弗莱克斯SL 2000F 135单反相机上还有进一步发展、应用。爱克塔上另一项技术创新是50~254mm变焦取景器,不但可与该机同时推出的6种可更换镜头视场匹配而且还可匹配进一步开发其它焦距段的镜头,其联动测距、取景系统复杂而精密。可接卸的机背片盒设计,在日光下能迅速更换。被相机鉴赏家公认其同类性能、设计超越了莱卡相机。同时,柯达公司为该机配套推出的爱克塔35mm F3.9、50mm F1.9、90mm F3.5、135mm F3.8、135mm F4.5、254mm F4.5共6支镜头,也具有柯达相机的顶级光学水准;该机采用的快门时间范围是T,B,1~1/1000秒,焦平面快门。参见图26。该机一直生产到1948年二战结束后,共生产了2000架,是收藏极品,满足了摄影者用同一部相机同时交替拍摄黑白与彩色胶卷的愿望( 1935年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发表,1939年爱克发彩色负片面世 )。
(6)柯达袖珍普及型名品柯达35相机
此期间,柯达公司还于1934年推出了迷你布朗尼相机,于1938年推出了柯达35相机,1948年推出了柯达Reflex双反相机等普及机型。其中1941年生产的柯达35(使用135胶卷)相机,首开小型化金属结构普及型相机设计先河。该机采用柯达35mm F4.5镜头,中心叶片快门,快门时间B,T,1/25~1/200秒。该机快门释放钮位于镜头上,镜头正面左侧齿轮为调焦轮,该机采用铜、铝合金制造,结实耐用,售价便宜(不同机型约在20~35美元左右),像质也不错。特别是调焦齿轮随取景器上下影像截影重合标尺,有4、5、6、8、15、25、50英尺7级阶段,参见图27。
四、小型化时期(1951年~1988年)
由于战后德国在高级相机生产方面逐渐恢复生气,所以50年代以后柯达公司调整产品生产战略,秉承传统的以相机促进胶卷销售的策略,大量生产了普及型低价135相机;同时,还突破135胶片流行片幅的限制,开发使用126胶卷的普及相机,以及为适用大众方便携带的超小型胶片110、Disc(碟式)及其人工合成塑料相机。
(1)柯达中片幅相机的小型化产物Instama 100
1952年,柯达发表了测距式135平视取景相机Signet 35;1959年,柯达发表了内置测光表、拍摄时可自动设定光圈的Automatic 35。1954年还发表了柯达立体摄影小型化相机。据有关资料,柯达公司至50年代末,共生产了20多种普及135相机,大大推动了用35mm胶片的大众化摄影消费。
1963年,柯达公司发表了126胶片(可拍28×28mm片幅)及其使用该胶片的Instamatic 100。这种暗盒式胶卷,使摄影者装卸胶卷速度更快、更方便。Instamatic 126系列相机先后有400、104、154、304、804、124、X15等多种型号面世。其相机上的快速装卷设计对此后照相机设计产生过很大影响,有测光型、发条输片型、单反结构型等等。与60年代初5年间创市场销售量1千多万架的普及相机机型布朗尼Starmatic系列(有7种以上型号)共同构成了60年代柯达普及相机的主力阵容。
(2)追求普及相机超小型化的突破性设计Pocket 20及其一族
20世纪70年代,胶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柯达公司追求相机超小型化打下了基础。1972年,为满足大众化超小型相机要求,柯达公司推出了使用110胶卷(单齿孔,齿孔在两个片幅之间)拍13×17mm片幅的Pocket 20相机。此后又推出了Pocket 30、40、50、60及结构简化的Pocket 10。这些相机打破以往传统相机的“T”形造型,而设计成长条立方体形状,可方便插入衬衣口袋。镜头设计多采用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固定焦距,以及简单1挡至4挡快门时间。这种轻、小110相机推出后,风靡市场近20年,其它日本、德国相机生产厂商随后跟进,据统计,至80年代末期,先后面世的各种110相机约50多种型号,上演了一幕110普及相机销售市场大合唱。由于110相机市场仍旺销,80年代柯达又推出了爱克塔E-100,镜头为22mm F11,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单片摆动式简单1/125秒快门;爱克塔500,为3组3片柯克光学玻璃镜组的22mm F8镜头,快门为1/125~1/250秒两挡,内置自动闪光灯、快速输片器等等。
(3)柯达超薄型碟式胶片相机Disc 4000
1982年的PMA展会上,柯达公司首创了这种使用直径为65mm圆盘型彩色HR胶片、旋转拍成8×19mm画面15张的超薄型碟式方形相机——Disc 4000。该机采用3组4片结构的广角镜头,有很高的分辨率,具有自动曝光、自动闪光、自动旋转进片等电子控制自动化功能,胶片装在薄型塑料暗盒内,暗盒前方有曝光窗,平时有一个黑色塑料片遮挡。当暗盒装入相机后,前面曝光窗会开启;拍摄完毕后取出胶片暗盒时,曝光窗自动关闭。柯达此后又推出了Disc 6000、8000等品种。
另外,柯达还推出VR-35系列袖珍相机(有K40、K80、K12、K14等不同机型)以及S系列的S-100EF、S-300MD、S-1100XL等。其中1989年面世的S1100XL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3束红外线AF技术,该系列后来发展成90年代的柯达star、star zoom、Cameo中、低档135定焦、变焦相机了。
遗憾的是,柯达还于1976年4月推出一次成像相机和胶片,尽管其扩散成像工艺与宝丽来公司生产的一次成像工艺不尽相同(应该说当时柯达开发的在同一胶片上就能形成负片层和接收层的成像工艺是对早期宝丽来工艺的改进,使一次成像相机结构更简单一些),但仍因专利侵权之嫌被宝丽来公司起诉,经过近10年的法院调查,1986年柯达公司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定侵犯宝丽来公司7项专利权指控成立,柯达不得不向宝丽来支付了巨额赔偿金,这应该说是柯达百年相机制造史上辉煌成就之中夹杂的不怎么光彩的一页。
今天的柯达公司,不仅是传统银盐感光材料制造方面的巨头,也是APS系统和数字影像系统设备硬件制造方面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之一。回顾柯达公司百年相机发展史,特别是相机产品与感光材料两大主导产品形成的营销组合及策略,应该会对我国相关企业有所借鉴。
作者 朱春平 【柯达】
文章图片
1
文章图片
2
文章图片
3
文章图片
4
文章图片
5
文章图片
6
文章图片
7
文章图片
8
文章图片
9
文章图片
10
文章图片
11
文章图片
12
文章图片
13
文章图片
14
文章图片
15a
文章图片
15b
文章图片
16
文章图片
17a
文章图片
17b
文章图片
18
文章图片
19
文章图片
20
文章图片
21
文章图片
22
文章图片
23
文章图片
24
文章图片
25
文章图片
26
文章图片
27
http://www.dophoto.com/zsl/zsl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