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详情揭秘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详解)
这是《中国历史280》和《明史2005》的系列精读 。欢迎观看 。
皇帝的使者,带着上天的承诺,宣布观音出国了 。
鲸鱼咆哮,波涛汹涌,远离无边无际的海域 。
【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详情揭秘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这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写的《吉星诗》的前四句 。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友谊,广交良友;还展现了郑和船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出使周边国家的壮丽景象 。
15世纪初,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率领一支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航行在蓝色的海洋上 。他不畏“鸿涛接天,浪如高山”,克服艰难险阻,连续七次下西洋 。他的游历遍及印度洋、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沟通了中西方的航道,为中国人民和南洋友好邻邦播下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这在明初被称为“盛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 。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姓马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父亲和祖先都到麦加朝觐 。郑和的父亲在家给孩子们讲述了他去麦加朝圣的故事 。少年的郑和好奇地听着各种新奇的奇闻轶事,还有父辈、祖辈的勇敢冒险 。他年轻的心灵早就向往着神秘的海洋和奇异的风景,梦想着有一天,他能继承祖先勇敢的冒险精神,在蓝色的海洋上航行,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派穆莹等人赴滇平定西南 。那一年战乱,郑和的父亲不幸去世 。12岁时,他被明军俘虏到军营,后来被送到朱元璋的第四子朱迪去当侍者 。在“靖南之战”中,朱迪奋起夺取了文健的皇位 。此时郑和的侍从参战,出入战局,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燕王朱迪的宠爱 。
朱迪做了皇帝后,郑和被提升为掌管内政的太监 。明朝皇帝朱迪很赏识他,重用他,这给了郑和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靖南之战中,他接受了军事训练,提高了组织和指挥战斗的能力,这些都为他今后下西洋和指挥庞大舰队的蓬勃表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文健第四年(1402年),朱迪即位 。他是明朝继朱元璋之后第二位成功的皇帝 。因为他用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这是违背封建正统的 。特别是前朝的一些元老在政治上公开反对,也有人消极抵制,拒绝合作 。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改变不利的政治局面,成祖皇帝向周边国家派遣使节,寻求恢复和发展友好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并利用这种方法提升国家威望,提高自己的国际声誉 。
同时,据说当朱迪进攻南京时,他的皇帝不知道他在哪里 。传说他逃到了海外 。永乐皇帝当然也把希望寄托在使臣身上,利用他的使命为他寻找文健皇帝的下落,防备那些逃到沿海岛屿和海外的臣民,联合起来抵抗 。
为此他做了各种准备,如在翰林院开设“八馆”,培养和造就通晓外国语言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才;下令在福建沿海建造海船;还要注意选拔忠于职守、才华出众、能执行外交政策的人才 。
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明成祖大规模的外事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初,经过洪武时期采取的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粮食、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增加 。
手工业也比以前发达了 。例如,采矿和冶金中的炼铁和冶炼炉高12英尺,每炉可容纳2000多公斤矿石 。在江南,纺纱织布已经成为农民普遍的副业,有的甚至发展成大规模的手工作坊 。特别是造船业,在宋元的基础上,在规模和制造技术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当时的海船又大又结实,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的海船,最长44尺,宽18尺,可载五六百至一千人 。
社会经济繁荣使政府“财大气粗”,有能力承担大型外事活动的巨额支出 。发展生产不仅使开展对外贸易成为可能,而且也是人民的迫切需要,因为中国有可供出口的物资,如绸缎、瓷器、铁器、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等 。同时,还需要进口人民生活和发展手工业所需的材料,如香料、染料、胡椒等 。而那些王公贵族、地主士绅,更希望通过对外贸易来换取一些消费品,以满足他们对奢侈生活的渴望 。
永乐三年(1405年),朱迪最终选择郑和作为出使西方国家的使节 。他认为郑和勇敢、聪明、有胆识,能够不负使命 。而且郑和的祖先信仰伊斯兰教,郑和本人既信仰伊斯兰教又信仰佛教,有利于与西方各地的穆斯林和佛教徒交流 。郑和也是朝廷的官员和太监,还可以担任朝廷从海外购买稀世珍宝的使命 。
因为郑和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他有勇气继承父辈和祖先的遗志,敢于探索 。因此,他欣然接受命令,积极准备 。在朱迪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包括中小型船只在内的62艘大船,共计200多艘的庞大船队 。使团有两万多人,除了负责保卫的士兵,还有很多水兵 。
船上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如火轮船长(负责指南针)、舵手(舵手)、军事工匠、民间工匠(负责修理弓箭、器械),还有翻译、处理谈判事务的“行人”、医生、伙伴、簿记员等等 。每艘船都载有粮食、淡水、盐、茶、酒等备用日用品,以及用于贸易交换的铜钱、绸缎、织锦、瓷器、铁器和其他各种货物 。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风和日丽 。朝霞与海浪相映,鼓声阵阵,海浪拍打着海岸 。郑和船队首航起航,船队从苏州刘家岗出发,驶向福建长乐 。然后借助海上的信风,驶出闽江口的芜湖门,驶向浩瀚的海洋 。真的叫做“云帆高,群星日夜奔腾” 。
船队首航到占城,然后到爪哇岛的苏鲁玛伊,再到苏门答腊岛南部的老港口 。后来从旧港到马来亚半岛西岸的曼拉贾(马六甲) 。郑和就是在这里建立据点,修建仓库,驻扎军营,从事休养生息 。从那里向西北到苏门答腊岛北部的苏门答腊岛(后称亚齐),再向西航行到锡兰山(即锡兰岛),然后向北绕过印度半岛南端,到达居伦(今印度西南海岸阿勒皮一带)、克志(今印度西南海岸科钦一带)、古里(今印度西南海岸克泽柯德一带)等地 。最后,在永乐五年(1400年)
此后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个朝代,历时29年七下西洋 。在东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东海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现 。它的航线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最远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 。
郑和最后一次远航是在宣德七年(1432年),是最长的一次航行,经历了很多国家 。船队从南京下关龙湾起航,到达古里后派出小分队朝觐麦加,于宣德八年(1433年)回国 。在世界航海史上,比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和瓦斯科·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 。
郑和当时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不久就病逝了 。
在连续的七次下西洋中,一支庞大的船队航行在茫茫大海中 。通过多次实践和仔细观察,他们终于掌握了汛期、季风、洋流等自然规律 。他们白天用罗盘导航,晚上用“持星术”测距离,也就是龚珍在《西番国志》里说的:“观日月升降辨物;针浮于水,指向船” 。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记录,他们对所有的针航线、航行时间、停泊地点、暗礁、浅滩、急流等进行了细致的标注、说明和标绘 。,并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航海图和针位图(失传),这是15世纪初中国对世界海洋地理学的巨大贡献 。
此外,当时跟随郑和下西洋并担任“将官”(即翻译)的马欢、费信、龚珍等人,也留下了有关航行、所到国家风土人情、山川河流、当地居民生产生活资料等书籍 。费信写了《群星摩擦而胜》,马欢写了《英雅而胜》,龚珍写了《西郭帆志》 。这些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外文出版,并广为流传 。它们成为中外学者学习和研究航海知识、航运史和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 。
作为郑和和明朝的使者,他肩负着广交朋友的重要使命 。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很重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做到“入境必问许可,入境必问风俗” 。他还拜访当地的酋长和国王,并给他们礼物,以显示他在贸易和友谊方面的诚意 。因此,郑和一行所到之处,也都受到了友好热情的接待 。
比如郑和第一次航行到占城时,当地国王带领大小首领盛装出席,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郑和率领的船队到来 。郑和的随行人员后弦到达邦格拉(今孟加拉)时,国王特地派了1000多人到查迪港迎接,然后用大象把他带到宫殿里 。国王亲自主持欢迎仪式,双方互赠礼物 。国王还特意为中国客人举办了一场盛宴,可谓“非常慷慨” 。
再比如第四次下西洋(1416-1419年),郑和来到非洲的木古图舒(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在那里见到了那个国家的国王,受到国王的宴请 。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 。是明朝皇帝郑和送给国王和公主的,后来都交给了国王 。国王非常高兴 。郑和启程回国时,专门派使节随船访华,并赠送了许多明朝皇帝的非洲特产,如马哈鲁(长颈鹿,中国古代称麒麟)、华福鲁(斑马)、驼鸡(鸵鸟)等 。,作为朝贡贸易礼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