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读书多年,你确定自己真的会读书吗()
最近在跟随彭小六老师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收获颇多,极力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读完你会明白 “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明白那么多道理,做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依然过不好生活?”,更关键的是怎样做才会改变这种情况。明白没有什么用,一定要践行哦。
1)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一口气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本书,然后呢?
首先,书确实太精彩、深入,很多地方都让人有顿悟的感觉,正是如此引人入胜,才相见恨晚,如获至宝,一口气完完整整的读完了。整个过程非常的享受,颇有收获,而且斗志满满。 而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过了几天再回想,除了知道书特别棒之外,竟然对书的内容茫然不知了。真的好可怕。更可怕的是,以前这种情况应该一直在发生。真的好可惜。今日,才重新翻开书,重新再读,希望不要再对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擦肩而过。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呢,赶紧矫正过来吧,不然真的是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了, 成长并不是随性的,一定也是要讲求科学和方法的。
2)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完吗? 一定要按顺序来吗?又应该怎样读呢?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自己以往的感觉是不读完总是不完整的,不按顺序来仿佛也容易错过什么。至于怎样读,彭小六老师的解释非常经典。如果将读一本书比作一次游乐园游玩,目录与游乐园的游玩项目所对应,道理就很简单了。去过游乐园的朋友都很经历,我们往往会先看看游乐园的地图,选择自己热爱的项目,然后一一游玩,或者先是粗略逛完游乐园,再选择游玩项目。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放在读书上,我们未必会有这个的过程。比如我,从来没有研究过书的目录,从来没有做过选择,从来都是从第一页依依盲目去读,真的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到最后非常容易仿佛学了很多,又根本提炼不出什么收获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懒惰呢,懒的思考,懒的选择,而最终导致时间浪费,总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错失成长的机会。
3)什么是知识呢?怎样的学习才有效呢?
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想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是一些数据;而你阅读了内容以后,它就成了信息;但是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会变成了你的知识。所以,以后读书了,如果你的思路、方法、行动没有得到改变,也就说多知道了一些数据和信息而已哦。
4) 什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有什么效用呢。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产生核爆炸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发生核裂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这就是应用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威力。5)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掌握和应用临界知识。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名言警句,却从来不加工这些信息,将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06)提升学习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那么,读书时将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旧知识进行联系会更有成效呢? 答案便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也就说这本书提到的临界知识。
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用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问题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书中大部篇幅都在写反思,想来是作者的镇店之宝了。 这三个方法并不陌生,关键是只有实践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且只有实践、才会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07) 寻找临界知识的方法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如果你坚持这样训练,也能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然而,往往我们的生活都是随心随性的,很难理性的,科学的应用一些方法。这一点,确实需要坚持训练。
【04|04 读书多年,你确定自己真的会读书吗()】絮絮叨叨一篇文章,真的感觉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我们上学这么多年,怎么从来都没有类似的课程来启蒙一下我们重视学习方法,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呢。好遗憾,望更多的小伙伴都学会学习,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找到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推荐阅读
- 热闹中的孤独
- 放屁有这三个特征的,请注意啦!这说明你的身体毒素太多
- 尽力
- 你到家了吗
- 爱就是希望你好好活着
- 为什么你的路演总会超时()
- 死结。
- 跌跌撞撞奔向你|跌跌撞撞奔向你 第四章(你补英语,我补物理)
- 奔向你的城市
- 喂,你结婚我给你随了个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