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心流》便签5麻宁第五天输出

「拆页六」

来自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P130

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
【【RIA学习力】《心流》便签5麻宁第五天输出】很少有人会为了改善体验品质而下这么大功夫,去发明如此错综复杂的调剂方法,但我们都有类似的替代品。每个人都有一套填补生活中的无聊空隙,或在焦虑来袭时保持平衡的特定方法。有些人习惯信笔涂鸦,有些人咀嚼东西或抽烟、梳头发、哼曲子,目的无非是通过有规律的行动,把意识规范得更有秩序。这些活动是种“小型心流”,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日常生活的低潮。活动能带来多大的乐趣,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复杂性。自发的小游戏虽能纾解日常生活的无聊,却没有增益体验的作用。为了达到改善体验品质的目的,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应用更高层次的技巧。
所有受访者都指出,乐趣会在活动中某个特定点出现──行动的时机跟当事人的能力恰好相当的时刻。以打网球为例,如果双方实力悬殊,就毫无乐趣可言。技术差的一方会觉得焦虑,技术好的一方则觉得无聊。所有其他活动也是一样:演奏技艺娴熟的人,太简单的曲子嫌乏味,过分复杂的曲子却造成挫折感。乐趣仿佛是无聊与焦虑中间的藩篱,在此,挑战与行动能力恰好平衡。
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不仅仅适用于人类。我带猎犬“骑兵到空旷的地方散步时,它最爱玩的一种游戏就是小孩都爱玩的抓人游戏。它会用极快的速度绕着我兜圈子跑,舌头伸出口外,眼睛机警地盯着我,向我挑战,要我去抓它。有时我会突然扑过去,运气好的话就能碰到它。有趣的是,如果我觉得疲倦、无精打采,“骑兵”就会缩小圈子,让我比较容易得手;如果我心情、体能状况都好,它也会扩大圈子,这么一来,游戏的难度可谓是保持稳定。“骑兵”对挑战与技巧之间的平衡有种不可思议的判断力,使这种游戏永远能给双方带来最大的乐趣。

「I,重述知识」
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这个黄金比例你如何定义,为什么这样定义。
比如,我常说,给员工设定目标,要让他们够得着,什么叫够得着呢,不是走过来伸手就能摸到,也不是助跑后跳起来就能摸到,而是要思考琢磨找到最佳助跑和弹跳状态后才能摸到。那么这个目标才有效,这个目标就是挑战,而技巧就是员工本身具有的技能+增加的一点员工可掌握的新技能。所以,完成挑战所具有的技巧可以超出原有技巧的15%左右。

「A2,规划运用」
挑一个生活或工作或培训中的“小型心流”,重新设计目标,让其挑战和技巧的比例给你带来大的心流。注意,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我在准备这个任务时,我先写的是A1任务,请大家回顾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小型心流”,敲完这几个字后,我心里顿时嫌弃了,这个不就是一个小型心流吗,然后开始思考如何能做一个比这个好的,更有价值的,就有了我们这个任务。(嘿嘿,我没写出设计过程哟,亲们写的时候需要有设计过程啦)
【I重述知识】
WHAT:我们要摆脱毫无提升意义的小的心流,要给我自己带来大的心流,那么首先是在于如何设定一个可完成的挑战目标,这个挑战的目标是需要在自己所具备的技巧和能力基础之上,再额外学习掌握到一些技巧和能力,并且需要做到最好的时候才能完成的。如何平衡的设置这种既可以完成,又不断能让自身能力成长和行动能力增强的目标的挑战过程,就是挑战和技巧的黄金比例。
WHY: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如果一直原地踏步,我们将很快被社会淘汰,所以我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而完成一份根本不可能的任务会让人不自觉的放弃,只有设置的可以让我们觉得可以完成的任务,我们才有兴趣挑战下去;如果我们的能力和技巧暂时没有能达到,那么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和掌握技巧,进而完成任务,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给我们产生很大的乐趣,也可以让我们不断的进步和成长。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HOW:1、设置一个可完成的挑战目标
2、分析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
3、提升我们不具备的能力
4、制定最优的行动计划
5、执行行动计划
【A2规划应用】
背景描述:在平时我们在给学员培训拓展项目挑战NO1的时候,总是在4个队伍中完成五个项目用时最短的队伍获得胜利,我真的感到有一些厌烦了。
我的目标是:在下一周的时候让这个项目在挑战的时候给学员们增加难度和挑战。
我的行动计划:1、先设置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让学员在99秒之内完成这5个项目。
2、设置这个目标的时候,启发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反思,他们要完成项目需要什么能力,他们的团队缺乏什么能力。
3、如何提升自身缺乏的能力
4、制定最优的行动计划
5、制定合理的练习时间和人员分配
6、执行行动方案的练习和演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