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伟大也要有人懂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是清代两部最杰出的长篇章回小说。研究曹雪芹的资料并不多,至今还有人说《红楼梦》并不出自曹雪芹之笔。那是因为曹雪芹除了留下这部小说之外,其他的文字很少。

而吴敬梓除了著有小说,诗歌,散文《文木山房集》,还有好友“至契”程晋芳的《文木先生传》的相关记载。
【吴敬梓:伟大也要有人懂】吴敬梓曾夸耀自己“家声科第从来美”,吴家从靠科举发家,而传到自己第五代就面临着衰落,屡试不第。吴敬梓成长在这样的环境,加上自小沉浸在知识海洋里,对其后的小说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吴敬梓的童年并不快乐,经受了世事无常,看到过人情泠暖,作为长子被过继到叔父家,也因此引发财产的纠纷,渐渐发现亲情也抵不过财富利益的考验。
《移家赋》中,他以极其愤慨的笔触写到:梓少有六甲之通,长余四海之心。推鸡坊而为长,戏鹅栏而忿深。
正如前文所提,吴敬梓是科举世家,而到自己这代,空有一腹才华,却不曾取得功名,一是对不起先祖,一是对不起自己多年来寄寓的希望。“念先人、生儿不孝,他乡留滞。”
吴敬梓内心的滋味是说不出的。眼看着这些儒生一个个奔向没有尽头的科考,花白了胡子,疯了,变了,还在义无反顾。
他也很无奈。
吴敬梓性格豪爽,不拘泥于形式。没几年就把家产全部败光。
雍正乙卯,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博学鸿词科,但是他没有去参加。
至今没有明确的资料可供证明,是因为他自己真的已经看破名利场,因而托病不往,还是真的是疾病原因,便不得而知了。
2
吴敬梓讽刺和鲁迅骂人异曲同工,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丑陋之态毕现。
讽刺意味自然流露在文字情节之中。
马二先生游西湖——全无会心
马二先生的原型是作者的朋友,冯粹中。马二虽然为人仗义,又博学多识,但是胸中全然是作八股的知识。当游览西湖美景时,全然不见湖光春色,一路上不是吃几杯茶,就是吃一碗面,“不论好歹,吃了一饱。”
吴敬梓无一字嘲笑之意,却把整个无趣儒生的面目淋漓展现在读者面前。
《儒林外史》用了很多的讽刺手法,如适当的夸张。严监生的吝啬本性,在临死之前,举着两根手指头,迟迟不肯断气,只为了家里人多而多点了一根灯芯。
再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讽刺手法。严贡生的吝啬无耻相比严监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严贡生和朋友聊天时自我吹嘘有多大方真率时,家里的仆人突然来告知,早上关了邻居家的猪,现在人家来讨要了。
前后矛盾的人物反差造成的讽刺效果。范进的岳父胡屠夫在范进一无是处的时候,总骂他尖嘴猴腮。一旦中举,就转称范老爷相貌好品行高。心里十分惧怕,就连打了范进一巴掌都要留下心里阴影,手臂因此都动弹不得。
3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中国小说史略》
《儒林外史》不同于其他小说,也是吴敬梓的一种创造性,就是没有贯穿于全文的主要人物和情节,而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物逐渐引出其他人物,构成一个个的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
分散的人物和独立故事的前后衔接,缺点是不能集中的刻画人物,优点是灵活运用,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
儒林不断出现的人物,如周进和范进,娄三娄四和张铁臂,鲍文卿和向知府,这些片段的故事自成体系,都是集中的讽刺揭露一些社会现象和人物风貌。
《儒林外史》虽然没有一个正式的主人公,但是人物和故事是统一于一个大的思想主题之下的,即对儒林名士命运的揭示和功名富贵的态度。
4
正如王冕在小说开头说述: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
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目的是想揭示巨大的厄运笼罩着一代文人,他们的思想被禁锢了,小说里的范进,鲁四小姐,马二,匡超人的变化都是八股制度的科举弊端所造成的。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梅玖)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匡超人)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者(娄三娄四公子),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仍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闲斋老人序
张文虎字啸山,南汇人,好诙谐。晚年居钱氏复园,为其校勘书籍。丹铅余暇,辄步行出园,至西门外茶寮小憩。茶寮无雅座,流品混淆,或语之曰:“此间煩嚣乃尔,君何耐之?则曰:“吾尝阅全椒吴敬梓所撰《儒林外史》 ,其书于人情世故描写尽致,此间形形色色,悉能肖之。吾至此,不啻重温此书一过也。”言毕大笑。——《情稗类钞》之《诙谐录》
鲁迅在读了《儒林外史》后大呼: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程晋芳在《怀人诗十八首》中说:“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
其实不然,以吴敬梓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来看,
吾为斯人幸,竟以稗说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