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日记33——春晚,春节及其他

杨修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用来形容如今的春晚再合适不过。
春晚平凡的输出内容已经完全被淹没在信息时代的海洋中,泛不起丝毫波澜。

甚至连吐槽春晚都已经变的索然无味。
春晚对于精彩节目的缺乏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舞蹈,音乐,小品,相声,魔术等等形式都有一种后继无人的感觉。
以往的春晚虽然也乏善可陈,但起码还有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反观这两年的春晚,几乎没有让人记得住的文艺作品。
舞台越来越绚烂,技术越来越先进,服装越来越华美,但一切华丽背后却越来越是苍白无趣的内容。
像极了《妖猫传》里的“极乐之宴”。
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春晚的政治化。
新闻联播已经天天演了,大过年的就不能嘻嘻哈哈乐呵乐呵得了?
但除了主观原因,其实最主要还是客观原因。
说白了,人民群众的口味越来越高,或者说精神资源太富裕。
注意,精神资源太富裕不等于精神富裕。
看过的见识过的太多,虽然良莠不齐,但早已经不是那种饥渴的状态,脑子里饱饱的,又不知道装了什么,总之有点撑。
犹记得小时候为了看一部电影,不惜和小伙伴徒步好几公里早早的去守着。
那时候电视上放电影,不管是什么,都会津津有味的看完,一整天都觉得特别满足。
后来电视节目单上无数的电影,却很难静下来看完一部了。
似乎我们总想往前赶,却很难平静的沉浸在当下。
与此对应的是物质生活的富足。
年味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一件新衣服,一块糖糕,一把零碎的压岁钱早已经激不起孩童们的喜悦。
人们的需求已经太容易满足了。
但人毕竟是人,新的更高的欲望只会永远无法满足。
一把玩具枪就能开心一整个春节的少年已经一去不复返。
剩下的,只有一个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开心的中年人。
幸福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
人啊人,所有人都吃不起饭的时候,你馒头吃的饱饱的就是最幸福的人。
大家都锦衣玉食的时候,你吃馒头再饱也会觉得自己惨。
人无法活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永远需要对标他人。
这是人社会属性的基本特征。
自我幸福的指标越来越高,而能力和实力却远远的跟不上。
【花花日记33——春晚,春节及其他】知足者常乐。
嗯,谁能斩灭自己的欲望?
谁能走过喧嚣的人海,无视他人的目光?
花花日记33——春晚,春节及其他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日推荐: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盛典》

推荐理由:跳出此山看春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