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为什么重要()

本文选自万维钢老师文章,转自中南校友圈
1.人与动物的需求是不同的
有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生活在大城市,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在一个很好的学校读书。可是他爸爸很少回家,因为他妈妈脾气很差。也许是因为以前过了苦日子,妈妈竟然会给家里的冰箱上锁,来防止孩子偷吃东西。男孩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有一次,男孩在外面捡了两只流浪猫,觉得非常可爱,就抱回家想偷偷养起来。不幸的是,他的妈妈发现小猫的时候,小猫正在喝她杯子里的牛奶。于是当着小男孩的面,直接把小猫的头往墙上撞,活活给撞死了。
男孩非常难过。但是除了难过,一个很特别的想法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并从此伴随了他一生。这个想法就是——对人类来说,仅仅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这个大城市就是100年前的美国纽约,这个男孩就是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2.人为什么会有更高的追求?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像是一座金字塔,是有不同层次的。底层是生理和安全需求,往上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了底层的,就会有高层的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一直有争议,但是你得承认,它很好地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像马斯洛的妈妈认为,最微小的物质比什么都重要,有的人却在追求自我实现。他们之间的差距,当然不仅仅是钱多钱少的事,而是认知上的。
认知不是智商,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 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掌握了社会心理学,你就会懂得各个群体的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资源和财富都拿走,他还是能像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因为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智识——智慧和见识。
大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见识呢?
3.见识的差异意味着什么?
美苏冷战期间,双方曾经有过一些表示友好的举动,比如在对方国家办展览。1959年,苏联搞了一个美国展,其中展示了美式的大房子,里面有各种家电。苏联宣称这种生活是一般美国人享受不到的,但其实那就是美国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没错,电冰箱早在1920年就已经在美国家庭普及了。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当时尼克松作为美国副总统访问苏联,跟赫鲁晓夫一起参观了这个美国展。二人走进样板房,尼克松看到里面有一台洗衣机,他找到了一个话题灵感。尼克松说:“咱们两国为什么非得搞火箭竞争呢?咱们搞一个造洗衣机竞争不是更好吗?”
可是赫鲁晓夫有完全不同的思路。赫鲁晓夫说:“你们美国人不要以为苏联人没见过洗衣机,其实我们苏联每个新房里都有洗衣机,而且我们的洗衣机都是一样的,不像你们美国搞各种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这不纯属浪费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厨房辩论”,尼克松因为这个辩论拿到了很高的个人形象分。现在我们可以判定,赫鲁晓夫在这场辩论中完败。中间有个小花絮是,尼克松说美国将会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赫鲁晓夫可能太过急于找回场子,竟然说苏联能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架飞机!尼克松马上反问,你想把这些飞机停在哪儿?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考虑人的主观需求(市场)。如果政府总是指导国民应该如何生产、生活,最终的结局必然是生产和消费全部停滞。——哈耶克
1959年,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赫鲁晓夫在别的方面可能才智过人,在一个更传统的场合肯定游刃有余,但是面对“现代世界”,竟然没有一个最基本的见识。
这是因为现代化的见识不是常识。
4. 高水平的见识从何而来?
就算是生活在发达国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现代化思维。
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曾经有一项研究,他比较了波士顿工薪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差异。他发现,工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只相信自己的亲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可能对陌生人有一种自发的敌意。他把这些人称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里,却仍然是村民思维。
相比之下,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亲缘意识,他们很容易和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办事规则。
再看看今日的中国,这个现象不是很明显吗?小城镇的人们特别讲究亲属和熟人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有理想的年轻人非要去大城市。什么叫发达?什么叫精英?真正的差异是思维模式。
像这样的差异,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请允许我用“普通人”和“精英”来标记这两种思维。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的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普通人缺乏自控力。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和自己一样。
精英拥抱改变,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讨论想法,普通人爱讨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
还有一个区别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精英特别注重效率,而普通人强调公平。这个结论来自2015年的一项新研究,让受试者玩一个游戏,在两个选择中决策:选第一种,两个人的总收益会大幅增加,但是分配很不均匀; 选第二种,新增收入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更均匀,但是总收入的增加没有第一个结果快。结果,越是精英人物——比如耶鲁法学院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第一种,而普通人更愿意选择第二种。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二八定律:任何社会的精英都只是总人口的20%
现在世界的一个趋势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个研究说明精英对此根本不在乎。这也是为什么,“精英”在美国几乎已经是一个贬义词。
问题在于,如果精英比普通人仅仅强在他是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我们完全有权鄙视他们; 可是,如果精英的成功是基于努力程度和见识水平,那我们的道德优越感还有多大意义呢?
好在在中国,“精英”目前可能还是一个好词。有人说,非得有房有车或者百万年薪才能叫精英,在我看来这种标准不止夸张而且肤浅。只要往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攀登,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精英。
见识为什么重要()
文章图片
没有贵族精神的社会必然陷入丛林……美国的公民精神,就是贵族精神的延续。——托克维尔
我也想成为精英。既然现代世界跟我们的直觉、心灵鸡汤、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都非常不同,那我们如何才能以精英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理解、改变这个世界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亲身参与,而最快的则是读书。
施琰博老师,中国知名企业家、全球知名演说家、中小企业家导师、个人成长辅导教练、《重新定义股权》等13本畅销书作者、第一个拥有直升飞机的80后、国内多所大学EMBA总裁班导师、担任百余家企业的咨询顾问,影响全国超过700万人次。
【见识为什么重要()】施琰博老师,他是国内一家集教育培训、企业经营、演说成交、股权投融资运营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企业家导师,经常邀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成都、苏州、江西、湖南、郑州、唐山、厦门、福州、三亚、大连、哈尔滨、西安、沈阳、南京、云南、贵阳、重庆、新疆、鄂尔多斯等地进行演讲分享,帮助企业迅速成长,成为行业寡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