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05(教与学的默契)

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释】
1、孟懿子:鲁国大夫。当时鲁国实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大家族手中。孟懿子是孟孙氏后代。
2、无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所以,“违”专指违背礼制。“无违”就是没有违背礼制。
3、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中记载比孔子小四十六岁。通常是采纳小三十六岁的说法。
4、御:驾车。在古代,驾车是专业性很高的技艺。
【学译】
孟懿子问孔子孝之道。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氏向我询问怎样做是尽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侍奉;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制度要求来办理丧事,按照礼制的要求来进行祭祀。”
一、孟懿子与孔子的渊源
二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孟懿子父亲孟僖子在世的时候。
孟孙氏家是鲁国当时显赫的贵族,握有大权。当年,孟僖子陪昭公到南方出国,因为不懂外交礼节,遭到大家的耻笑。回到鲁国以后,从此重视学礼。临终前,他召集自己的属下说:“礼,就像大树的枝干那样地重要。一个人缺乏了礼,就不能立足世上。”因此,后人评价孟僖子“贤而好礼”。
那时,孔子虽然年轻,但是已经以“好礼”为人称道。孟僖子在自己重病临终之时,曾告诫儿子孟懿子要向孔夫子学“礼”。孟僖子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发现孔子的品德和智慧的人了。
父亲去世之后,孟懿子按照父亲的遗命到孔子那里学习过“礼”。但是,又并没有认真学以致用。后来孔子做鲁国司寇,主堕三家之都,孟懿子为首抗命。所以,虽然孟懿子曾经向孔子学习过,但是后人并不把他列为孔门之弟子。
二、父母不在世,还需要孝道吗?父母不在身边,如何行孝?
当父母已经过世,或者自己在外面打拼,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不能替父母劳作,不能为父母端茶倒水侍奉了,还有孝道可行吗?
通过孔子与孟懿子的问答,孔子给了我们指引。
比如,对孟懿子来说,孝道就是不违背礼制。父母活着,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侍奉;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制度要求来办理丧事,按照礼制的要求来进行祭祀。
既然自己的父亲是尚贤好礼之士,重视礼制,临终还念念不忘后代要认真学礼,那么,在父亲去世之后,如果孟懿子仍然遵从父亲的遗命,不违背礼制,奉行礼制,这就是孝道。正所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1·11)
三、默契师生
除了给了我们教导,这段记叙中,还给我们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默契的互动。
孟懿子问孝,孔子只回答了“无违”。二人就结束了谈话。
也许孔子认为孟懿子听到“无违”,就应该心知肚明——毕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过,毕竟后来也跟着孔子学过礼;
又或者,是孟懿子听到孔子的回答后,并没有显示出愿意继续听下去的意思,甚至可能脸上挂着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论语·为政第二】05(教与学的默契)】不管什么原因,你没有问,孔子也就保持了缄默。毕竟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7·8》)。既然你孟懿子没有问,孔子我也就没有说下去。被动又被灌输的教学,一般没有什么效果。
知识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想弄明白却不得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自己)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幸而,咱有樊迟,给咱们演示什么是启发教学。
当孔子出门,樊迟驾车时,孔子对樊迟提起孟懿子问孝的事情。
常跟着老师混的人,哪有不明白怎么接老师的话的?爱学习的人,哪有不喜欢刨根问底的?
所以,樊迟听到孝即“无违”,接着问:何谓也?
遇到好问的学生,孔子也会诲人不倦。
不违背礼制,就是,父母活着,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侍奉;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制度要求来办理丧事,按照礼制的要求来进行祭祀。
孔子说的三点,正是出自孟懿子的父亲生前看重孔子特别擅长的孟懿子自己学过但没有认真学的《礼记》。所以,也有人认为,孔子知道樊迟跟孟懿子有联系,知道他的话会被传出去,所以,他专门主动跟樊迟提及此事,也是在通过樊迟,对孟懿子隔空喊话:
孟懿子!父母活着,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侍奉;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制度要求来办理丧事,按照礼制的要求来进行祭祀。你把你父亲让你学的《礼记》奉行好了,就是孝了。
知识点:
孔子给出的方案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取自《礼记·祭統》:孝子之事亲有三道:“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