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通信巨无霸归来,中国移动如何撑起万亿市值?|钛度热评( 三 )


其次是成长空间,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由语音、短彩信、无线上网、有线宽带、应用及信息服务五大块组成,前四大业务很好理解,应用及信息服务则是指ICT、IDC、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专线等具体项目 。
元宇宙|通信巨无霸归来,中国移动如何撑起万亿市值?|钛度热评
文章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无线上网及有限宽带业务是中国移动的基石业务,且由于牌照、资源优势,公司在这两项业务能够长期保持先发优势 。
例如近年兴起的5G,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5G基站数量72万个,数量占到全球半数以上 。而在这些5G基站中,中国移动占据了一半;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移动4G基站数量达332万个,占全球总数约三分之一,5G基站达50万个,同时,公司5G套餐客户达到2.51亿户,渗透率为27%,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总和,更不用说其它同行 。
如此规模的基站数量,也是中国移动信号相对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
值得重点研究的,是中国移动的应用及信息服务业务 。
从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从11.28%上升至17.62%,虽然依旧不到二成,但从绝对值来看,已经从757亿上升到了692亿(半年数据),几近翻倍 。相比上述业务,该业务表现出了更大的成长性 。
例如ICT(DICT),手握海量5G资源,中国移动在该领域拥有天然的信息通道、桥梁,能够为客户带来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又如中国移动本就拥有海量的数据存储、运算、处理需求,其在IDC、移动云领域积累了相当了技术经验,可以稳定实现云与边缘计算的超低时延服务和超强算力下沉,将这些能力进行推广,既有产品优势,又能实现较低的边际成本;还有“超级SIM”业务,数字身份(如身份证)、数字货币、数字车钥匙、数字门禁、数字证书一体化可以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那“SIM”卡无疑是这些内容可供选择的重要载体;可能鲜为人知的是,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移动已经拥有了超1400万家庭安防(即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眼等)用户......
可以说,中国移动是“新基建”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方,它在很多具体领域布局业务都有自带基因 。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移动具有“一定”,而非“很大”发展潜力呢?这要从两层逻辑去理解 。
其一,是它的特殊身份,无论是现实需要还是战略规划,中国移动需要将更多的精力、金钱放在基石业务建设,保障服务的稳定性,全面性,做更多偏社会责任、国防安全等非盈利性布局,如在偏远地区铺设光纤光缆,承揽部分特殊业务等,和中国邮政有着一定的类似之处 。如此情况下,中国移动在创新层面的投入与爆发力就相对有限 。
2018、2019、2020及202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65亿元、66.7亿元、110.99亿元、57.9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0.52%、0.89%、1.45%、1.31%,并不算高;而此番A股IPO,所募资金的半数,也是投入5G网络建设,做的是大音希声之事 。
同时,中国移动在5G领域的领跑,与第一大供应商华为在5G领域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非自己的技术突破 。
其二,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移动在营销、服务方面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短板,这从“咪咕视频、咪咕音乐、咪咕游戏”等系列产品的市场反响就可以看到;当然,从7%左右的营销费用率,也可以判断营销本就不是中国移动的主要战略 。
回到本次A股上市,对比两桶油,或许更应该将中国移动理解为新基建时代的“中国建筑”,做的是产业链“承上启下、稳健创新”的事情,我国信息通信产业“2G 跟随、3G 突破、4G 同步、5G 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也与我国建筑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颇为相似,当然,这是外话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