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为什么RCEP对越南贸易额影响为负?越南制造业背后的博弈与共赢( 三 )


文章图片

2012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越 , 会见越南总理阮晋勇  图源:新浪新闻
2009年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担任奥巴马政府国务卿 。这之后 , 东南亚国家越南、菲律宾开始与中国在南海起摩擦 。
【制造业|为什么RCEP对越南贸易额影响为负?越南制造业背后的博弈与共赢】当时 , 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策略 。
一个观点常被讨论——国际热钱偏好稳定的投资环境 , 如果此时回流美国 , 无疑给了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回血机会 。
从成为棋子的那一刻 , 越南的命运已被注定 , 当利用价值消退之后 , 棋子沦为弃子 。
奥巴马政府写下逆全球化制造的序章 。越南还未来及通过参与全球化生产的分工 , 形成产业链 , 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 便被印上全球血汗工厂的标签 , 难以擦去 。
如果说 , 美国决定了越南制造业的人设 , 那么日韩企业决定了越南制造业的“格局” 。
2、日、韩的盘算日本对制造业有“雁行模式”布局 。
在这套系统中 , 美日为领头雁 , 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梯队 , 以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亚洲四小虎在第三梯队 , 越南处在雁尾 。 
由此 , 亚太地区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 
要让越南成为雁尾 , 日本需要解决一个历史难题 。二战期间 , 日本通过与法国人签署协议 , 控制越南 , 并强迫越南人从种植水稻转向棉花等经济作物 。1945年 , 饥荒来了 。日本非但没能开仓发粮 , 反而变本加厉搜刮粮草 。
最终200多万越南人死于这场天灾和人祸 。
二战之后 , 日本为占领东南亚四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支付赔款10.12亿美元 , 低于四国诉求 。日本人耍了花招 , 将赔偿资金与经济外交捆绑 , 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作为经济开发合作资金 。
1995年前后 , 索尼和松下选择在港口设施相对成熟的南越胡志明市建厂 , 主做劳动力密集型的电子产品封装业务 。
日本企业进驻越南 , 原因有三:
1. 低关税
1995年 , 越南加入东盟 , 在东南亚十国享有低至0%-5%的关税 。
2. 廉价的劳动力
1995年 , 越南人均收入不到200美元 , 还不到1970年代日本工人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 。
3. 对外资开放程度高
越南政府没有对合资公司有股权比例限制 , 允许外资企业合作成立子公司 。
制造业|为什么RCEP对越南贸易额影响为负?越南制造业背后的博弈与共赢
文章图片

1994年-2020年越南每户人均收入表 来源:CEIC
越南工业基础薄弱 , 日企要在越南建厂 , 核心零部件、原材料、设备机器依赖进口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曾在2010年有过一项调查 , 在生产制造电子产品时 , 在越南获得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比例仅仅27.9% , 低于这家企业在亚太的平均数字47.8% 。
这说明 , 越南还未能形成技术储备和自主生产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