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之万物同一
《庄子》开篇《逍遥游》讲什么是自由和幸福,第二篇《齐物论》就是讲方法论。
齐物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辩证法。
庄子的论证借南郭子綦和弟子颜成子游的对话作为开始。
南郭子綦给颜成子游解释什么是地籁人籁天籁,他说,大地打了个嗝形成了气流,我们把它叫做风。这个风不刮则已,一刮起来,各种形状的孔洞就会因为与空气摩擦而发出声音。由于这些孔洞形状不一样,所以风刮过它时,它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风大则这个孔洞发出的声音就大,风小声音就小,风停了这些孔洞就没有声音了。
地籁就是这些孔洞一起表现出来的风声,人籁就是人为制造的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由于每个孔洞的形状不一样,风吹过它们,它们之间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而造成这些有差别的声音,正是由这个孔洞本身的形状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天籁。
庄子借用这个对话,说明了人的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庄子用风代表一种现象,用地籁代表这种现象投射到人们心中后,人们对它的反映和认识,用人籁代表人们对现象的分析、总结和加工后形成的观念。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出生环境、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都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同一种现象投射到我们心中后,我们对此形成的认识和看法也不一样。而造成这种差别的,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有可能都只是事物的片面反映,都不是事物本身。
庄子接着说,人们一旦形成了固有的观念,这种固守观念的冲动就会越来越强,执着于自我,封闭我们的心灵。而我们呢,总是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是事物的客观反映,而别人的观念是错误的。这种是非之分就形成了观念之间的冲突,冲突又导致了无数的情绪。人们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时而忧虑、时而叹息、时而反复、时而恐惧、时而浮躁、时而放纵、时而轻狂、时而作态。
就是说我们因为本身的出生环境、生活经历等因素形成了一套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观念,一旦形成之后就会产生固定模式,俗称成见。但是,我们却意识不到,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不一定是事物的全貌。或者说,我们都认识了一部分事实,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
所以庄子说,算了吧,不要争论了,一旦明白了这些观念形成的道理,就可以明白种种情态发生的缘由。
庄子继续说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心中的一种投射。如果说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事物,那么我们对它的认识就应该是同一的。
之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我们由于出生、阅历等因素不同而形成的成见。但不管事物在我们心中的投射是如何不同,事物本身是同一的,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我们对同一事物形成的种种不同观念,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全貌而造成的,错不在事物,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如果认识了事物的全貌,就不会有不同的观念,也不会有争执。
盲人摸象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现象,我们何不反省一样,在我们争执时,难道我们跟盲人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在庄子看来,我们形成的种种价值观,无所谓正误,无所谓高低,因为这些价值观都是偏狭之见,凡有争论,都是因为争论双方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
【齐物论之万物同一】人们往往自以为是,常常彼此争论不休,在庄子看来,这是很可悲的事。
推荐阅读
- 我从乡野走来|我从乡野走来|乡野,带我体悟世间万物的导师
- 体学文化,体学观,可以通观世界万物的渊源。我是在高人的督促下,走出一条独立的人类本体学研究和发展新路来了
-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 2018年第十周周检视【3.5-3.11】
- 随笔(二三四)|随笔(二三四)|烤红薯
- 2017.12.16感恩日记
- 万物要义之二
- 源于生活的心思。
- 万物皆有灵‖光影色稻之动物篇
- 争论之后的自我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