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家园共育的合伙人

松居直指出:“家庭与幼儿拥有共通的文化、语言和影像,对幼儿来说,是不可取代的成长助力。”的确,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学到的很多知识,如果能够在家里得到练习和再现,那就会成为一种强化,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记忆。但是,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如果没法形成这样的合力,教育的作用也就会受到影响。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会把老师们讲的话当作圣旨遵守,讲的东西也会牢牢记在心里。老师告诉孩子们要乐于分享,因为分享是快乐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种下分享的种子。孩子回到家,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看到家里妈妈刚买来的面包,ta便想拿出来给小朋友各分一个,此时就会出现两种做法,要么父母同意孩子的做法,并且夸奖孩子乐于分享的行为,要么偷偷地告诉孩子:“你给少拿一点就好了,这面包可贵了”,孩子一听或许觉得有道理,但是分享的种子就不会再生根发芽了。前者的做法和教师教给孩子的一致,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得以练习,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后者就会让孩子产生矛盾的心理,不知道到底谁说的对,应该听谁的做法。后者的做法就会形成一种抵消的力量,失去教育的意义。
【父母是家园共育的合伙人】正如松居直说的:“父母在家先尽自己的责任,孩子才有资格和能力接受保育人员和教师等专家的教导。”有的家长此刻可能会说,我们想教但不会啊,也不知道如何像老师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怎么做,教育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推动。父母只要和孩子一起共读图画书,就自然会出现语言相通,心灵相通,才会出现共鸣。共鸣愈多,心灵就愈能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认同感。我想家园共育的目的不是让家长变成老师,而是唤醒家长的教育主体的意识,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只要做到充满爱的陪伴,就会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孩子,为家园共育赋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