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谈写作(九)(叙述语言的“文言策略”)

孙方友谈写作(九)(叙述语言的“文言策略”)
文章图片
小小说之王 很多读者读了我的作品《泥兴荷花壶》、《雅盗》、《蚊刑》《女匪》《神偷》,认为这是古代人写的。
我只能呵呵一笑,问为什么?
他们说,这属于文言文,古代人用的文字。
我无置可否,只是说,不管古代,现代,只要有利于表现主题、人物咱就用。
其实,用文言书写,是我的一个策略,咱们就称为“文言策略”吧。
读过蒲松龄,纪晓岚作品的朋友,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他们的语言,字少而意丰。如蒲松龄的《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这十多个字,就包含了非常丰厚的含义。
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文言文的优势,坚持文言策略,闯出了自己的文学天地。
我们在作品中,要活用文言词汇、句式、化用文言语气,学习文言叙事的传统笔法,对文言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创新,在新兴文体中注入传统的元素,使传统元素在新的条件下展现她的风采。


孙方友谈写作(九)(叙述语言的“文言策略”)
文章图片
孙老师 我写过一部作品,名字叫《邮差》,有这么几句:
百里之内,横尸遍野,民穷如洗,路有饿殍。匪靠民而生,民富则富。
----《邮差》
如果光看这句话,你必定会认为这是从古文中摘录出来的,因为它充满着文言的词汇,语气,还有那简洁的语言特色。在这简洁的语言中,我给朋友们描画了一幅内战后,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的景象。
【孙方友谈写作(九)(叙述语言的“文言策略”)】文言就是使语言有了更多变化,不仅词汇更加丰富,句式也显出多样性,二者结合,给作品的叙述语言带来更多的灵活性,有时候,寥寥数语,语言的古朴味道就出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