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我们永远在路上

1.途中
蓄谋已久的西游,终于,有时间踏上了丝绸之路。
从买上火车票之时开始兴奋,即使在假期前一天通宵未睡依然精神满满,之前就有人说过,该丫头只有出去玩的时候才精力充沛。多个小时的火车慢行,穿过沙漠,抵达沙州。
出站之时看到有旅行社在找散客拼团,我们直接报了两日游的旅行团,入住旅行社所在的宾馆。
不得不说我们这次旅行时间很巧合,刚好处在淡季与旺季交接之时,旅行团和宾馆性价比都挺高。
西游之前我们本想开车旅行,奈何人未凑齐。因此本次出行的主角变成了我和石姐两人。一湖南妞跟着一重庆姐姐,蜜汁和谐,甚至川语交流起来都未有障碍。
2.穿越千年之旅
抵达当晚,我们乘坐“时空飞船”完成了一次穿越之旅程,这个飞船叫做《又见敦煌》。
【西游之我们永远在路上】它把人的灵魂带到了被黄沙掩盖前的盛世的时代里。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开拓西域的张骞,见到了沙洲起义的张议潮,更是见到了那藏经洞的发现者亦是造成历史悲剧的王圆禄道士。

这穿越的情景剧将历史道路上的起起伏伏、盛世和衰败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该剧总导演王潮歌说过,莫高窟也许有一天也将归于尘土,但这敦煌的精髓、丝绸之路的灵魂的会长存,这就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铭刻在心中。
3.鸣沙山下月牙泉
旅行团安排的行程,第二天到达沙州的第一张名片——鸣沙山月牙湖。
进来景区的第一件事儿租用鞋套,将鞋子和腿包裹严实。但我却在出发没多久的时候,选择了把鞋套和鞋脱掉,光着脚丫踩在沙地里。
时值上午,沙地里凉凉的,细细的沙子流淌确实舒服。
上鸣沙山有另一种选择——沙漠之舟骆驼。只因我们已在别的景区体验过,因此选择徒步。然不高的山也花了不少的时间登顶。
登顶之后,看着正在爬山的人们,感受迎面吹来的西北风,听着沙被吹响的声音,这就是鸣沙山。
下山的时候更是迅速,若是有滑沙板,可体验一把急速滑沙的刺激。
山脚之下有一抹极致美景—— 月牙泉。两旁柳树和胡杨,倒映在清且浅的湖上,悠哉在湖底的鱼,加上湖面的亭台楼阁及亭台楼阁里的桃花,相映成趣,各自成景。
这样的绿色,以恢宏的鸣沙山为背景,更是一副完美的画卷,形成了一幅极具反差的画面。
4.从小学课本里走进莫高窟
来敦煌之前,我们对莫高窟的印象存在于小学课本上所记载,寥寥几字,不懂莫高窟的来历和承载,进来这里才被深深的震撼。
这里不是文字所能描述,也不是我这个没能有慧根的人所能参悟。
有敦煌文化研究所的讲解员带领,才能了解各洞窟的一二,供参观的洞窟也只是众多洞窟的很小一部分。然而就这几窟,也看到了千年之前的繁华与盛世、千年之前的先祖的智慧。
且不说闻名于外的飞天壁画,不说我们熟悉的过去、现在、未来佛像,不说那些存在于英法等国家博物馆里的藏经...
略过那些无法用文字描述的震撼和洗礼,端看那千年之前的加工工艺,壁画及塑像的颜色(据说是绿松石、金粉等颜色石的调用)历经千年不朽、塑像上的丝绸布料线条流畅真实、壁画上众佛的姿态和排列等等,就令人对千年之前的智慧顶礼。
来到这里照相机是多余的,眼见为真,心知为实。
或许有一天,莫高窟也会不在,但是,千年之前的文明在这里、在敦煌,我记住了它和他们。
5.魔鬼城-雅丹
旅行团安排的第二天的行程,这一整天,都在路上,无穷的戈壁,无尽的风沙。
这路上,有沙州的第三张名片——雅丹地质公园。进景区之前导游一再交待,只能乘坐景区统一的游览车,定时定点进行参观,不能私自滞留。
当游览车进入雅丹深处,无尽的戈壁,没有方向,很可能连个生命体都无法找到,手机因磁场关系没有信号。
若是在此迷失,在等待搜救的时候也许已成雕塑,这——就是魔鬼城。
大自然的手笔,自是恢弘。手机摄像甚是无能,拍不出我眼中的奇景。
断层地貌被风蚀后留下千姿百态的小山包,这是大自然的刀塑出来的。
人有无穷的想象力,这里有无穷的姿态: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像、孔雀玉立…
最有意思的是以西海舰队命名的山包群,把无尽的黑色戈壁想象成一片海,规模宏大的雅丹犹如气势磅礴的舰队,即将出海远航。现在我们的祖国已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因此这里命名为西海舰队。
6.寂寞的沙州古城—敦煌古城
也许是我们来的来早,打扰了睡眠中的古城。天气灰蒙蒙的,风吹的呼呼作响,这座古城很寂静。
说是古城,其实并非古城遗址,是一中日合拍历史片《敦煌》剧组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如今仍是许多电视剧和电影的取景地,譬如《择天记》。
值得一赞的是古城街道上店铺门面上全是妙趣横生的对联,语言浅白,却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特别有意思。譬如“人能胜人难胜己,要能治病不治心”、“寒夜无灯有真味,晴天似镜奈神游”。
登上城楼,可观全景,也许千年之前的敦煌古郡本来就如《清明上河图》那般繁华。
7.在路上—阳关古道
在这沙州的路上,不仅有寂寞沙州冷的古城,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小方盘城,有曾经修至楼兰古国现今部分幸存的汉长城,还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玉门关之南——阳关,还有我们一直在走的“阳关大道”(阳关大道十分宽敞,古代的“四车道”)。
阳关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古人们需要在这里办理通关文牒,踏上阳关大道,这——就是丝绸之路。
现今的我们,俗世中的我们,浮躁之时不妨让心来一次旅行,走到这些我们没走过的路,然后我们才有力量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世俗的生活中。
是的,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发自我的 iPhon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