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夜谈后,汉文帝何不重用贾谊,也不让其辅佐太子,却使其为小儿家教()

品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简析汉文帝拜贾谊梁怀王太傅原因
宣室夜谈后,汉文帝何不重用贾谊,也不让其辅佐太子,却使其为小儿家教()
文章图片
贾谊像 在贾谊被放逐长沙的第四年,终于被汉文帝想起并深为思念,匆匆从长沙被召回到京城长安后,君臣二人在宣室,就鬼神的话题进行彻夜长谈。
按说二人相见甚欢,太史公不仅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生动形象地记载了汉文帝在聆听贾谊畅谈时,将自己的座位一再向前移动靠拢的场景。
【宣室夜谈后,汉文帝何不重用贾谊,也不让其辅佐太子,却使其为小儿家教()】更有汉文帝在谈话结束后,对贾谊画龙点睛式的感叹,认为自己远不及贾谊,由衷赞扬贾谊的才高学富。
估计贾谊本人,和后世的很多《史记》的读者一样,读到此处,都会顺其自然地认为贾谊终于苦尽甘来,可以再度得到汉文帝的重用,位列公卿,大有作为。
不承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史公下一句笔锋一转,贾谊不但没有像我们想象中所认为的那样得到重用、位列公卿,甚至汉文帝竟然直接不再任用贾谊了,而只是给贾谊安排了个为自己小儿子当家教的职务———梁怀王太傅。
为什么?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也许贾谊本人,再一次和我们读者一样,感到困惑不解,自己明明经国之才安邦之志,汉文帝明明看到并大为认可,可为什么就是不再重用,而只是让他做一个区区家庭教师呢?
当时的京城长安,汉文帝的周围,已经远不像几年前那样,有周勃、灌婴为代表的一行人的阻碍与反对。可以说,在汉文帝放逐贾谊之前的所有反对势力,都已不复存在。
难道汉文帝三年前对贾谊的高度赏识与充分信任,也都随着周勃、灌婴等人的离去,而烟消云散了吗?
我们还甚至退一步假想,即便汉文帝自己不用贾谊其才,他也可以安排贾谊辅佐年少的太子刘启,也便于为太子的日后治世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可结果,偏偏是汉文帝安排贾谊做了梁怀王刘胜的私人家教。
汉文帝的动机似乎很单纯,只是因为梁怀王刘胜是他年龄最小、也最喜爱的儿子,又正巧刘胜喜欢读书,贾谊博学多才,正好作为家教,可以陪读。
不知道在第一时间得知这种结果的时候,贾谊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寒心不?失望不?郁闷不?抓狂不?
反正作为读者的我们,此时却是狐疑满腹,百思不得其解,且不愿轻易接受如此草率的人事安排。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难道事实真的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所写的那样?
关于汉文帝不再重用贾谊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从汉文帝视角来看待,贾谊的治世思想和他大不一致的层面,以及表象背后的根本原因等,我们已经在上文交代清楚。
汉文帝求稳,而贾谊求改。
在汉文帝看来,虽然贾谊的反对势力周勃、灌婴之流已经消失,但是当皇帝已经七、八年的汉文帝,主要心力都用在国计民生,以及边邦外患等问题上。
对内,他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发展农业,努力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他奉行的是“以德服人”的策略,广施仁政,轻易不谈用兵,以避免劳民伤财。
可以说,随着大政势的稳定,汉文帝满腹心思都在推行汉初以来所推行的与民休息政策。
贾谊无论是对于改的思想,还是对外用兵的策略,基本上都是和汉文帝的理念很是相左。
更别提贾谊高瞻远瞩、早有预见性地看到各路诸侯王割据,将酿成大祸的战略眼光了。
所以总结起来看,从长沙召回到京城长安的贾谊,在汉文帝的眼里,显得是那么地格格不入,甚至分歧、冲突、鸿沟显赫,还有点激进,并不合时宜。
贾谊怀有如此要么对立的思想,要么超前不应当时的见识,对此看得一清二楚的汉文帝,哪里还会重用他呢?
即使汉文帝想重用贾谊,也再难安排像几年前所设想的那么合适的位置,并且他还要随时提防着贾谊满腔的热情和激情,所带来的可能性的负面后果。
在此情况下,从汉文帝的角度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再次把贾谊晾在一边,隔离在中心权力圈子之外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我们在此明确了汉文帝自己不用贾谊其才的根本原因,然后我们接着分析汉文帝不安排贾谊辅佐年少的太子刘启的原因所在。
汉文帝初登大宝的前几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有几件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事有很大关系。
第一件是汉文帝确立刘启为太子;第二件是汉文帝破格连升时为博士的贾谊为中级官员;第三件事是与贾谊同龄的另一位青年才俊晁错,被汉文帝赏识,从博士拜为太子家令。
贾谊和晁错,就像文景时期的两颗光芒耀眼的启明星,一颗闪耀在汉文帝时期,一颗闪耀在汉景帝时期。可惜的是,二人都未得善终。
两个人有着相同的年龄,又都高才,二人的起点也都一致,都是从博士做起。相比之下,贾谊更为显眼,更早被汉文帝看好相中。
所谓“枪打出头鸟,霜打露头青”,所以贾谊也最早被周勃、灌婴之流当成了活靶子进行打击,贾谊才有了后来被放逐的一波三折的命运。
晁错自从做了太子刘启的大管家,以及德行高尚的陪伴者后,由于他有才识有谋略,还能言善辩,深得太子刘启的喜欢,太子家都尊称晁错为“智囊”。
虽然晁错在汉文帝时期屡屡上书的治世思想大都没有被采纳,但是他在后来的汉景帝时期大受重用,得以大展拳脚。
到此我们可以看到贾谊和晁错二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二人从同一个起点,一个追随汉文帝这条主线延伸,一个追随太子刘启这条主线延伸。
所以,汉文帝不安排贾谊辅佐年少的太子刘启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子已经有了晁错,贾谊也就没有这条回头路可走了。
说句题外话,关于贾谊和晁错二人的才识对比,古往今来很多人物给予评论,如鲁迅就认为二人在关于当时匈奴问题上,贾谊之言“颇疏阔”,不如晁错“深识为伦”。
我们认为二人的才识策略异同,是由二人的战略思想差异所致而已,二人都是治世之才,各有千秋,无关乎高下之分。
贾谊主战,主主动出击,不容外侵,彰显大国风范,颇为符合汉武帝的统治思想。
晁错则主守,主步步为营,扎牢自己的根基,不主战,但是提前设防、预防、随时迎战,以致于不轻易落下风,这又颇为符合汉文帝的统治思想了。
另外,在对于削藩问题上,晁错主张查处诸侯罪过,逐渐消减他们的封地,并收回各路诸侯国边境的郡城。
这种策略略显偏激,容易引起敌对情绪,所以后面就引起了吴楚七国之乱。晁错也因此而身死。关于这点,太史公对晁错很是持有大为批评态度。
贾谊的主张则是分封式削藩,把一个诸侯国分封成多个,某个诸侯国没有继承人就收回,化整为零,最后达到消减各路诸侯国实力、进而消减掉诸侯国的目的。
贾谊的这个策略较柔,春风化雨,不容易引起敌对情绪,容易达到目的。所以到了后来的汉武帝时期,主父偃继承发展贾谊的这种削藩思想,达到了很好的成效。
话说回来,我们再接着看汉文帝只是给贾谊安排了个为自己小儿子———梁怀王刘胜做一个区区家庭教师的直接原因。
太史公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只是因为梁怀王刘胜是汉文帝的年龄最小、也最喜爱的儿子,又正巧刘胜喜欢读书,贾谊博学多才,正好作为刘胜的私人家教,可以很好地陪读。
也就是说,此时的汉文帝所看重的只有贾谊的文才了,对于贾谊的政才也就不再重视。既然不再重视政才,也就等于说是已经放弃了贾谊这个人了。
只是作为一个整天陪着小朋友读书的贾谊,就再没有机会进入汉文帝的权力中心,再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卓识、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
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贾谊,还如此青春年少,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特别是自己的余生里只剩下舞文弄墨、写写文章,陪着小刘胜读读书、溜溜马,试想他怎么不郁闷,又怎么能抒怀呢?
三年后,年仅33岁的贾谊因为梁怀王坠马摔死而自责,最终郁郁而死。
也许,贾谊真如书中所说,因为自责伤心,忧郁而死;
也许,三年前,贾谊从长沙赶回到京城长安后,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往梁怀王太傅一职的走马上任前,他的心,或者整个人,已经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