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傻”

我认为,世上有两“傻”
“傻”在人的心中一直都是贬义词,常常用它来讥讽,嘲笑别人。我想,“傻”虽然是贬义词,但是它也不是没有好处的,《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直以来就是傻里傻气的,他心中也许只有个“跑”字,傻人有傻福,这个字让他在越南战争中成为士兵中的幸存者。其实,傻也可以无法感知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从而无法使人体会生活的痛苦,然而这就像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忘》。
而装傻则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有个故事这样写道: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孩子,人们常常捉弄他,其中一个乐此不疲的游戏,是挑硬币,他们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丢到孩子面前,而那个孩子每次都会拿走那个五分的硬币,大家哈哈大笑,感叹一番“真傻”“傻到不可救药”等。
【论“傻”】别人问他:孩子,你不知道一角比五分多吗? 孩子笑着说,当然知道,可是如果我拿了那一角钱,以后就再也拿不到更多的五分钱了。
我想这个孩子正是那种貌似愚钝,内心聪明的人,她的傻是一种伪装,而那些肤浅的人们在嘲笑他们的同时扮演着真傻的角色,谁聪明?谁傻?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曾落入庞涓手中,遭庞涓陷害在生死关头喝,装疯卖傻才脱离了危险,是的,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上那些智者不得不故意装疯卖傻,以一副糊涂之相示之于众人,大巧若拙,也许这就是自我保全的最好方式吧。
人生是个万花筒,一个人在复杂莫测的变化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失守于人,但是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事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而装傻是后天的聪明,人贵在集聪明与愚钝于一身。
老子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于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愚和惑,就算不上是真愚真惑了。圣贤将“装傻”上升到了哲学,深意耐人寻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