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四 )
文章图片
看向未来,即使危机四伏,荣耀依旧充满希望,线下渠道还有足够多的下沉空间;海外、线上渠道、高端市场,这三条路径上,还有很高的天花板:
在海外渠道上,荣耀50在马来西亚、欧洲、非洲等多个市场同步发布,密集亮相;线上渠道尚未发力,荣耀独立之初的核心任务是稳定线下渠道,待缺芯缓解,荣耀线上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在高端市场上,尝试折叠屏等,向中高端发起攻坚战 。
因此,国产手机品牌如不知停歇的猛兽,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市场争夺长征,正在国内外两头发起猛攻、高低端全面布局 。
缺芯之痛,奋力自研手机行业缺芯风波的浪潮从2020年底开始,2021年一整年愈演愈烈 。
芯片高度依赖于全球产业链 。缺芯导火线是中美贸易战,随后因为疫情加剧等引发芯片供应链停工、产能下降,导致本来就很紧张的芯片供应雪上加霜,进而引发了渠道商恶意囤货,加剧了芯片行业的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 。
出货量变少、价格上涨、交付周期延长,都是2021年缺芯在手机领域的表现 。
华为首当其冲,因受制裁,处理器芯片生产和出货严重受限,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第三降至2021年的第七,导致华为手机一机难求,用户嗷嗷待哺 。
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也受芯片短缺波及,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较上一季度减少了20% 。
苹果在2021年7月的财报会上透露,芯片紧缺在2021Q3蔓延至手机业务,三季度产能限制,较二季度进一步加剧 。
小米20221年3月在印度推出的旗舰机Redmi Note 10,价格约161美元,但到了7月份,由于产能紧缺,零售价已经涨到了174美元,上涨了约8%;同时,小米4月份在印度推出的小米11 Ultra,也因为缺芯一直延迟到7月才上市 。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披露说,缺芯导致手机芯片的供货周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而拖延9个月的极端情况,主要影响话语权偏弱的手机小厂 。
通常来说,手机厂商获取芯片的方式有三种:直接购买芯片,买IP造芯片,自研芯片 。
买芯片即从联发科、高通等芯片厂商购买芯片,优点是不需要投入大批研发费用,缺点是不能满足特殊需求且容易被卡脖子 。
买IP造芯片是指在芯片中搭载预先设计、验证好的功能模块,芯片设计公司再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购买IP,实现某个特定功能,可以理解为芯片半成品,优点是缩短了芯片开发时间,节省基础架构方面的研发费用,但事实上,这种方式依然需要交由合作厂商制造封测,同样难逃卡脖子的困境 。
自研芯片顾名思义,就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芯片自研 。
经历了华为芯片压制之痛、缺芯之难,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未来,国内的手机厂商们,纷纷举起造芯的大旗,在2021年陆续尝试推出自研芯片 。
小米在2021年12月上线的小米12 Pro,搭载了首款自研快充芯片“澎湃P1” 。
OPPO在2021年12月14日推出首个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在能耗比、拍照HDR、影像的AI处理、传感器的定制上实现了突破,这款芯片将搭载在今年发布的Find X4上 。
vivo在2021年9月份自研推出了V1影像芯片,专门用于处理手机拍照和视频等影像功能 。
华为是最早走上造芯之路的企业,在2004年10月成立了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麒麟、巴龙、凌霄、鲲鹏以及晟腾等多款芯片;在受到美国制裁后,华为加速了芯片自研的步伐,12月末,华为欧洲高管透露华为上海的研发中心已经开始研究5G芯片的整套方案,预计最快将在2023年研发成功后搭载新旗舰手机产品,正式突破美国制裁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手机|苹果玩的是什么把戏,华为市场份额减少,反而iPhone13价格下调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999卢比|一加Nord 2 5G手机海外发布 搭载天玑900支持65W快充
- 万部|报告:2022 年 1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3302.2 万部,5G 手机占 79.7%
- 技术|华为手机将出新款手机,假如没有受到限制,结果不敢想象
- 智能手机|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4.3%
- k50|新旗舰手机究竟受欢迎吗?用销量说话:Redmi K50冠军版要靠抢
- 满帧跑原神不发烫!首配新一代骁龙8红魔7游戏手机抢先测
- 苹果|手机市场再次洗牌,华为跌至第六,苹果被荣耀超越,第一名很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