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产品小结】如何进行社区冷启动

写在前面:这系列的文章不是要“为人师”,也不敢保证百分比正确和干货,只是想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沉淀,多思考而已~
0
社区冷启动:指的是一个社区类型的产品,在产品的前期吸引到用户,做特定的活动刺激用户,以达到用户自增长的趋势
以我之前参与过的项目,总结一下社区冷启动这个事情如何做较好,同时也说一下我们遇到的一些“坑”。
1
用户从哪里来?
每个产品的首批用户(即种子用户)都很重要,这批种子用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调性,及其深刻。
以下总结几种常见的种子用户获取法
(1)邀请码邀请,通过推广投放的形式,把邀请码进行发放,可采用邀请制,邀请少数用户可进行新产品的核心操作;
(2)使用QQ群、微信群,从熟人间发现用户,互相邀请加群,已达到该产品的首批用户获取;
(3)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导流,某些公司可能原先已有类似产品或者是相关产品,可从原来的产品中进行新产品的导流,以得到新产品的第一批用户。
(4)线下推广,主要针对一些O2O或者是面向个体特征有地域性的用户
可能这些跟推广的小伙伴关系更大一些,但是我认为产品经理尤其在产品前期需要跟负责推广的小伙伴保持紧密的沟通,这样能确保获取到的用户的特性,与自己目标用户的差距有多大,后续是要针对舍弃部分用户,还是根据用户的强需求,不断修复所谓“理想型用户画像”。
我们踩过的坑就是产品前期的时候,一个美妆产品主要在线下三四线大学地推,用户量确实是上来了,但是奠定了产品的调性,后期进行电商转化的时候,这批用户的购买力也不足。如果可以重来,我希望如果还是采用此类地推,可以在广州、深圳等一二线城市进行尝试,然后还有刚进入社会的白领,可能是一些地方的QQ群,或者是一些微信公众号进行投放。
2
你在运营的,到底是在运营哪些人
社区的用户,从内容产生层面可以分为这么三类用户,第一类是内容产生者:天生爱产生内容也有能力产生内容的用户(占比少于5%);第二类是内容消费者:没能力产生内容或者完全没产生内容意向的用户(约占了80%);第三类用户是内容可能产生者:有产生内容能力,但内容质量不太高,日常自主产生内容的动机很少,但属于可感化者(约占了15%);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平台,可能是属于不同的分类。
不同的运营活动的目标用户,应该也是针对不同类的用户以达到不同的运营目的。大多数活动的运营对象,应该是第三类用户,把这类用户尽可能地转化为第一类用户。
在以上三类人中,产品经理需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设计不同的功能。
第一类用户,可根据用户注册后第一次发布内容的时间与注册的时间间隔来判断是否属于该类用户。需要产品经理定期观察该数据,提取出该类用户的人群,定时进行运营或回访。
第二类和第三类用户,需重点关注其在产品内的点赞、评论、回复等操作,抓紧一切时机对其进行转化
3
冷启动过后?
写了半天觉得有些跑题,其实1说明的是冷启动的用户从哪儿来,2说的则是冷启动期间,该对用户做什么事情。一般“冷启动”持续的时间大概是半年,这半年内是个摸索的过程,可能产品目标和目标用户,都会有些调整,而且这半年也是需要最最关注用户反馈的半年,不是说后续的关注和用户设计不重要,只是说这段时间用户量不大,用户质量也较高,后续等开始大量推广时,产品的目标也可能因为一些商业化的问题,没有一开始那么纯粹。
【【社区产品小结】如何进行社区冷启动】所以好好珍惜冷启动期间吧,这或许是产品经理最纯粹为产品的时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