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校/私校及男校/女校

英国的公立教育和医疗都是免费的,18岁以前连牙医都是免费的。但是当然啦,私立学校和医疗保险也是趋之若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自由选择。
大概介绍一下。
公立学校(State Schools)指政府出资的学校,包括一般公立学校和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原则上家长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各种书本都由学校提供,学生只需要负担校服和文具。
文法学校相当于国内的公立重点中学。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一般在11岁小学毕业那一年的秋季笔试,没有面试,严格按分数录取,称为11 plus。录取比例经常为10:1或更高,一位难求。近年来因为报名的人数逐年增加,还严格执行学区房政策。学区房以学校为中心用半径画圆规定范围,通常明确标出半径公里数和家庭住址的邮政编码。好的文法学校的学区房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文法学校考试前的1、2年各类虎妈强推孩子上大量补习班,或者各种私塾,私教,因为很多考试内容一般公校都不覆盖,必须请老师或自己额外补习。因此产生的费用也很额外,很多低收入家庭因此怨声载道。每年9月中旬开始各地文法学校纷纷进行考试,在考试当天,通常会造成当地交通大堵塞,停车场爆满。一些志在必得的家长还会带着孩子连轴转地考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以提高保险系数。文法学校是英国有2-3个孩子的广大中产阶层梦寐以求的理想选择,也是很多英国孩子和家长的噩梦。
因为文法学校过于残酷的淘汰率,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也会努力把孩子送进周边的教会学校。这里我简单说几句。
教会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宗教信仰创办和实践的学校。目前在英国有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穆斯林学校等。整体水平比普通公校高,所以报名人数通常远远超过录取人数。一般申请教会学校时,需要牧师出具推荐信,证明孩子和父母都是教徒,并且每周来做礼拜。所以难度也是挺大的。
说完免费的下面开始说说贵的。

最著名的是公学(Public Schools),这是国内家长最关注的一类学校。历史悠久,价格昂贵,曾经是只收男生的私立寄宿学校。
伊顿,哈罗和威敏是著名的例子。
传统上,公学是给上流阶层的男孩子入读的,包括有地位的贵族、商业富豪,各国王室成员子弟等。近年情况有所改变,很多平民和外国学生,还有女生也开始入读这些学校。
比如著名的九大公学(Origin 9):Charterhouse,Eton College,Winchester College,Harrow School,Rugby School,Shrewsbury School,Westminster,还有St Paul's Girls School (女校)和the Merchant Taylors' School最后两所学校收走读生。
寄宿学校 (Boarding schools)是可以住宿的私立学校。一般都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及大量的体育,音乐,戏剧等课外活动以满足学生需要。
【公校/私校及男校/女校】它一般分为全寄宿 Full boarding:虽然已经越来越少,但很多公学仍保留这个传统如伊顿,温彻斯特等。学生只在假期回家。英国每年3个学期,有三个大假:圣诞节,复活节和暑假,每个学期中间还有1-2周的half term假期。对于家长在海外服务或不在本地居住的情况,这是最佳选择,可以放心让孩子在学校里住宿。
半寄宿 Weekly boarding,现在更普遍,学生每周末都可以回家。适合一般英国家庭,家里住得太远,或者父母双方都有专业的工作,既能每周与孩子享受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又获得寄宿学校的好处。
私立学校 (Independent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则是一个统称,既包括公学和寄宿学校,也包括只收走读生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一般指中学,私立小学有另外的说法,称为:预备学校 (Prep schools),顾名思义就是帮小孩子预备好进入私立中学。
鸣鸣的小学是我们当地的Prep school,是私立小学。因为我觉得英国小学孩子太小就上学,我们又属于移民二代,很担心孩子在一般的公校被其他孩子欺负,而且当时我们对英国的私立教育很是期待就送孩子去了私立小学。
做这个决定前也参观了周边的几个学校,这间私立小学是最好的一个。每个小班15个孩子,男孩女孩各半,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整个学校规模也很小,像个大家庭一样,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互相认识。校长每天早晨在校门口和孩子们说早安,和父母交流情况,风雨无阻。他还经常给临时有事的老师代课,是一个全能型选手。英国的小学校长非常重要,是一个学校是否优秀的关键。
这个校长自从这个小学成立以来就在这里工作,做了20多年的校长直到退休。他把学校当成他第二个家一样。这也是我决定送鸣鸣来这里上小学的原因之一。
这个小学每年暑假前会召开一次学校联谊会,会上有一个经典的保留项目:大家可以轮流买票(收入捐给学校课外活动经费),从水桶里拿一块沾满水的湿海绵,扔到校长身上或头上,校长则趴在一块十字架形状的木头上。这是一个娱乐项目,我第一年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非常震惊,孩子们也是,但是随后就都很兴奋,争相和父母要钱买票。英国的夏天是最可爱的季节,阳光灿烂的操场上,看到平时衣冠楚楚和蔼可亲的校长满脸是水的狼狈相,和孩子们尖叫着争相恐后跑来跑去的激动的笑脸,我终于理解了他诙谐搞笑的一面,也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都那么喜欢和亲近他。如今鸣鸣小学毕业这么多年了,我和鸣鸣都还记得那个夏日阳光普照的操场上所有人开心的样子。
鸣鸣在这间小学度过了无忧无虑快乐的7年时光,到决定中学去向的时候,觉得不想让他一直在私立学校的温室里成长,应该去社会的大熔炉锻炼一下,就加入了文法学校考试的大军。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每个周末都做一套升学考试卷子,周六数学周日英语,偶尔加一下逻辑等。幸好私立小学的基础比较扎实,经过一年的努力,参加了周边好几个学校的考试,包括几所私校的考试和面试,鸣鸣考上了所有我们报名的私校和文法学校,最终我们选择了一间离我家最近也是最难考取,唯一需要经过初试和复试,10:1淘汰率的文法学校的男校。
那下面就来说说男校和女校
传统上,英国私立、文法学校分男校,女校。分校能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给男生和女生最适合的个性教育。比如男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绅士气质和领袖力,责任感,女校更注重培养女性的内涵和淑女气质。
男女有别,无论在生理、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进入青春期阶段,这种区别尤其明显,针对性的施以适当的教育,对学业和其他潜能发展尤其重要。单性别学校排除了异性的干扰,更有自信,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在自己喜欢的科目和兴趣上。《泰晤士报》例年显示的GSCE 及A-level成绩前十名中大部分是男女分校,前50名中80%是男女分校。
下图1是2019年私立学校GCSE成绩前十名排名。
公校/私校及男校/女校
文章图片
上图中只有2和8是混校,而且都是在16岁以后才是混校教育,16岁以前是男校。其他都是女校或男校。
图2是2019年私立学校A-level成绩前十名排名。
公校/私校及男校/女校
文章图片
上图中3,4,6,7,9,10都是男校或女校,占了一半左右。
英国有悠久的男女分校历史和传统,有一套成熟的根据性别差异所采用的适当教学方法。比如男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主动尝试,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时会以实践为主,多开展各类体育课程。女生较为沉稳安静,喜欢思考与观察,教师在教学时则会更注重启发与深入讲解。
男校女校都是配对出现的,即所谓男校附近肯定有一间女校作为友好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或在需要的场合有互动交流。
混校也是大量存在的,并且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人们认为混校教育更利于学生理解异性的想法,学得与异性的相处方式。利于提升男子汉气概或女人味。大致可以说男女分校更利于集中精力学习,混校则擅于培养与异性的沟通能力。
但是归根到底,不论私立公立,不论男校女校还是混校,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合你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
初次为人父母,难免紧张焦虑。但是鸣鸣的到来和成长过程让我越来越放松了。
鸣鸣在我预产期那天的凌晨破水而来,经过了一天的努力,他终于准时来到。一岁前他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速度很快,经常一不小心就来到我的脚下差点被我踩到,但他就是不站起来走路。有一段时间我很着急,谁知在他一岁生日那天,他突然就扶着门槛得意地站了起来还跌跌撞撞地开始行走。后来连小推车也不喜欢坐,到哪儿都要自己走。还有鸣鸣是在中文和英文的双语环境中长大,虽然没有坚持上中文学校所以没有读写能力,但是中文听说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像很多双语孩子一样,他开口说话的时间比较晚,到两岁了还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初喊妈妈也是发出哒哒的声音,而不是妈妈,持续了很长时间。到我又开始有点焦虑不安的时候,两岁的生日歌唱过之后,鸣鸣突然开了窍,小嘴像话匣子一样叭叭叭叭不停的开始说话了。后来考中学,所有的家长都是焦虑的,所以需要填报至少6个不同层次的学校。鸣鸣有惊无险的都考上了。还有其他很多小事儿最后的结果都是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就水到渠成的做好了,真的不需要父母太焦虑,所谓瓜熟蒂落。现在我对他已经完全放手顺其自然的成长。也许他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会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准时到达的,我相信这点,我相信我的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