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三公子

有意识的生活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能不能用大脑想像出来,用笔描绘出来。
如果答不出来,或者无法在大脑中呈现画面,这时候就要告诉自己——生活可能是在梦游中。
我建议大家给自己留点时间,做一次思考,用画图+关键词(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的模式)把当下的生活描绘出来,对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此时此刻的状态进行描绘和定义。
意识这种东西,嘴上说说是找不到的,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召唤出来。
当我们对现状生活有了描绘后,可以做下一步的尝试,把未来10年自己所渴望的生活模样描绘出来,越详细越好,涉及的领域越多越好,当畅想的未来以非常生动形象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你才能有一个期待感。
其实这个行为,是呼应着六大支柱中的“有目的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把目标实现,首先他需要对这个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要能够想象出“目标实现后生活的样子”,当人沉浸在憧憬中,内心的动力会被激发,继而催生出执行计划。


对方应该不是故意拖延时间(不存在整我的可能性),就是时间观念不强,但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很好地做到自我维护,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她就会认为我不在意迟到,于是下一次约又迟到了1个半小时,见面的时候同样又说了很多理由(还是别人的错),而我再一次很怂地没有维护好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丧失自我维护”的表现,在三番四次放弃表达不满权利时,等于我放弃了尊重自己,而对方也因为我的放弃,根本意识不到她的问题,于是同样的情况在未来会不断重演。
“不满”会不断地在内心积累,就像怨气一样,消散不了。总归次数多了,忍无可忍,这时候随便一件小矛盾都会诱发冲突,对方也许很懵逼,觉得我是无理取闹,故意找茬。你说,这是不是哑巴吃黄连。
现在我才是懂得,当我开始重视自己的权利,我才能避免别人无限度地侵犯我的权利,与此同时,我懂得了边界,也不会贸然去侵犯别人的合法权利。
【摘自三公子】切任何的“和平共处”,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基础上。
有目的的生活。
有目的的生活,是对意识的生活的进一步推进。
还记得最开始尝试描绘未来的事?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愿景的样子,就可以倒推回去,给自己定计划。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最不缺的就是工具,网络上时刻都有各种经验分享,出版社每年都会推出非常多的工具书,我们可以去寻找最契合自己的节奏的计划方式,然后一步步落实下去。
任何庞大到自己不敢相信的目标,只要不断地拆解,就可以把大化小,把小化为微小,一直拆分到此时此刻自己能够把控的mini目标。
个人诚实
人的行为如果和内心的意识相冲突,怎么瞒都瞒不住。别人即便再迟钝,也能感受到不对劲。
其实我们可以回忆下自己的现实生活,朋友圈也好,职场工作也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谁是真心待人的,谁又是做表面文章。然后问问自己,当面对那些真诚对待自己的人,你是什么感觉,又是如何回应的,面对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你又是如何回应的。
然后我们进一步去观察下自己,当我们面对别人,说着客套话,做着面子上的功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舒服的吗?呈现在我们面孔上的笑容是真的愉悦的吗?
言行一致,落地到个人成长上,就是自己能够懂得内心渴望是什么,找到人生真正的成长方向,不去关注别人的东西,也不拿着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人生。
这些年我写了那么多心理成长类的文章,都是努力找寻内心真正动力的过程,也是我践行“言行一致”的表现。在外人看来,或许没啥意义,甚至也有人觉得这是自寻烦恼。但我的人生,不是遵循别人的评价而过的,它过成什么样子,是我自己掌控的。
以上6小段,就是我对《自尊的六大支柱》的理解。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这六大支柱会时刻提醒着我,回归自己,真正把自我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为这副身躯和灵魂而好好活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