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史103:|禅宗史103: 李翱问法

三、李翱问法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李翱升任考功员外郎,并且和当时的谏议大夫李景俭非常要好。以至于李景俭后来获罪被贬,李翱也被连坐踢出了京城,贬为朗州刺史。
李翱在当时同韩愈的关系非常的好,也是当时的儒学大家。而且也同韩愈一样,早期非常乐于排佛,不过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佛学爱好者。
李翱来到朗州任上后,看到自己地盘上的药山寺在江湖上搞得热火朝天的,而且不论是江湖中人还是世俗之人,一个个对于药山寺的主持惟俨禅师都是交口称赞。
于是李翱马上派人拿着自己的名帖来到了药山寺,请惟俨禅师到自己府上来喝茶聊天。不料,李翱多次派人来到药山寺,惟俨禅师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你不下山,那我上山来总可以吧。于是,李翱抽了个空,带着一帮随从来到了药山寺拜访惟俨禅师。
看到本地的一把手来了,药山寺负责接待工作的知客赶紧出来迎接。
知客陪着李翱一路来到了方丈室,此刻惟俨禅师正拿着本经书在看呢,对于外面来了一大帮人,惟俨禅师根本就没理会,继续看着他的经书。真正的禅师,佛来亦不著,何况来的是俗人。
看到当地的一把手被晾在了一边,所有人立马都紧张了起来。
一旁的侍者赶紧上前提醒惟俨禅师道:“师父,刺史大人来了。”
可是惟俨禅师根本就没搭理侍者,继续在那儿看着他的经书。
李翱一看,不由得火冒三丈,自己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三番五次请你你不来,我亲自来了你还爱理不理的,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李翱怒气冲冲的吼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后,李翱转身就走。
就在这个时候,惟俨禅师喊道:“李刺史。”
李翱听到惟俨禅师在招呼他,自然应答着回过头来。
惟俨禅师望着他道:“刺史大人何得贵耳贱目呢?”
你靠着你的耳朵听闻了我的名声而来,现在你又靠着你的眼睛所见而去。你先前相信自己的耳朵而忽略了应该眼见为实,现在又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认定自己先前所闻为虚。
可是我还是我,并没有随着你耳朵听到的不同和眼睛看到的不同而有任何的不同啊。
但是你的心却已经随着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生起分别了啊。
李翱是个读书明理之人,惟俨禅师的话意他自然一下就明白了。看来,这个禅师实在不得了啊。于是李翱立即上前拱手致谢不已。
双方重新寒暄落座后,李翱恭敬的问道:“请问师父,如何是道?”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惟俨禅师没有说话,而是用手指了指上面然后又指了指下面。然后问道:“会么?”
对于禅师的这种作略,李翱自然是搞不清楚的。所以他只得老老实实的道:“不会。”
惟俨禅师只得继续开示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天上,水在瓶中,这是自自然然的事情啊,原来禅法并不是那么的高深玄妙不可企及啊。
李翱听后心中忽地有所领悟,不由得非常高兴的对着惟俨禅师作礼致谢。并且李翱当场就作偈一则献给惟俨禅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悟境。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对于这个公案,后来的很多禅师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北宋临济宗祖师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恐君妄解作惺惺。
汾阳问你幽魂听,如实神通现姓名。
宋朝北海心禅师作偈评唱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
真金自有真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
元朝松隐德然禅师在给学生们评论这个公案道:“我这里则不然,今日若问德然如何是道?但云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且道与药山还有优劣也无?”说完后,德然禅师把拄杖放在一边就下座去了。
李翱和惟俨禅师两人聊了会儿天,李翱又问道:“师父,如何是戒定慧?”
惟俨禅师直揭根本道:“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李翱一听,立马就愣在了那儿茫然不知所措。别说李翱,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参禅悟道之士听了这话后,估计都会茫然不知所措的。
戒定慧,那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和修行方式,所谓以戒生定,以定生慧,这是每个僧人都知道并且要去努力修行的。
可是惟俨禅师不但不在意戒定慧这些东西,反而把它们当做无用的闲家具,甚至于这些闲家具都没得。这充分表现了禅是一物无倚的,是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闲家具的话,僧人们又该如何修行呢?
望着李翱迷惑不解的眼光,惟俨禅师只得继续开示道:“李刺史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合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是中国禅宗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自从惟俨禅师的这句话传入江湖后,立即就被所有的佛学院写进了各自的教案中,成为了老师们教育学生的重要禅语。
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所以,一个禅客,既要知道宽广也要知道浅深。要能上,更要能下。要能经得住山林的孤寂和清冷,也要能入得了红尘的繁华和喧嚣。如此,才能彻悟大事,纵横于天地间,不受人惑,且能作得天人师。
数十年后,有僧人曾经问唐朝末期的镜清道怤禅师:“如何是高高山顶立?”
道怤禅师道:“只处峭峭。”
这个僧人继续问道:“如何又是深深海底行?”
道怤禅师道:“深湛履践。”
后来,惟俨禅师登山经行,望月长啸,声震九十里。弄得整个江湖为此惊叹不已。
李翱获知后,立即写了一首诗送给惟俨禅师。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当然,李翱在其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创作的《复性书》上中下三篇。
《复性书》可以说是宋代理学的根本来源,对于宋代的儒家、理学家们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即便是陆九渊和王阳明之心学,也是深受《复性书》之影响。
可是,纵观《复性书》,其要旨皆从禅而来,只不过把一些词语和语句从佛语禅语转用成了儒语或俗语而已。
由此可知,李翱在惟俨禅师那里,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十二月六日,惟俨禅师来到了法堂上,忽然,惟俨禅师扯起个嗓门高声大喊了起来:“法堂要倒了,法堂要倒了。”
跟随在惟俨禅师身边的人和法堂外面的人一听,一个个不由得大惊失色,大家赶紧七手八脚的找来木柱,然后在各个方向上把法堂撑住。
惟俨禅师在一旁举手把他们招过来道:“你们都没有领会我的意思啊。”
说完后,惟俨禅师就来到禅座上,端坐着圆寂了,享年八十四岁。
惟俨禅师圆寂后,他的入室弟子冲虚等人在药山寺东边修建了墓塔,把惟俨禅师全身安置在了那里。
唐文宗得知惟俨禅师圆寂后,敕与惟俨禅师“弘道大师”的谥号,敕与墓塔“化城”之号。
可是,惟俨禅师的碑铭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撰写。
惟俨禅师圆寂八年后,他的弟子拿着惟俨禅师的个人资料,来到了京城,先是找到了崇敬寺的主持,想请这个主持来给惟俨禅师撰写碑铭,这名主持的表弟是唐伸,唐伸文采出众,又是个有名声的官员,所以大家最终礼请了唐伸来为惟俨禅师撰写了碑铭。
【禅宗史103:|禅宗史103: 李翱问法】惟俨禅师的药山寺盛极一时,在当时是为天下禅学的中心之一。跟随惟俨禅师学习的弟子也是非常的多,不过,其中最著名者,当属云岩昙晟、道吾宗智、船子德诚、高沙弥数人。
其中云岩昙晟的弟子洞山良价禅师,更是创立了禅宗五家之曹洞宗。
不过,世事沧桑,曾经是天下参禅悟道之士心目中之圣地的药山寺,在经过多次兴废后,最终在近代那场众所周知的浩劫中,被摧毁得面目全非不忍直视了。好在近年来,当地政府花了大量的功夫重建药山寺,现在药山寺已是颇具规模,值得一观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