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

前几天,丫头的一些问题让我很是烦恼。
日常活动太单调:每天放学进门就上床,抱着电脑一直到很晚;
时间管理有问题:每天磨蹭到11点才睡,还是在我一个劲儿的提醒下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除了电脑基本没有其他活动;
没有责任感:不参与家务,不收拾自己的房间,东西乱扔,只想让别人给她提供服务。
这些感觉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换了哪个家长,保证都会觉得心烦。
就这样,被这种无奈、无助、无力感折磨了好几天。然后,突然,似乎开始有点开窍了。
???
在日常活动和时间管理方面,丫头多次和我聊过,这个学期他们的各种考试特别多,她甚至好几次一早四五点爬起来继续忙功课。
“同学们有的12点才睡”。当她这样告诉我的时候,我意识到,虽然她的时间管理确实还没有锻炼的很好,学业任务繁重确实也是很客观存在的原因。不能只盯着时间管理不放,天天唠叨她为什么不能10点上床睡觉。
想想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天天跟自己说不能再这么晚睡了,可依然磨磨蹭蹭到12点。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里讲的核心观点就是,孩子的问题通常不是孩子的问题本身,而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激活了父母自身从小就存在的问题,问题才会成为问题。
说实话,我得承认,自己的时间管理一直不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看到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时,我会额外的焦虑。自己做不到的,我就希望她能做到。但是她从我身上学到过什么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和技巧吗?
所以,关注点其实不应该是什么时间管理不好,而是如何帮助她在繁忙的学业中添加一点点轻松的活动,添加什么样的活动。
??
我的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吗?现实状况是,她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在屏幕前。写作业需要,查资料需要;我知道她偶尔也会玩玩游戏(具体时间长短就不得而知了),她也喜欢在网上东查西查,找那些她感兴趣问题的答案。
学校老师曾经说,在这个时代,电子设备是不能一味被否定的,用好了,它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否正确的使用了电脑,以及是否给眼睛足够的休息时间。
但我的内心,我能很清楚的感觉到,其实是抵触电子设备的。也可能是现在打游戏、刷社交媒体的孩子太多,电子设备有点被妖魔化了吧。
再看看我的孩子,她从不刷社交媒体、不看抖音,已经很不错了。我不鼓励她、表扬她,还不断的挑她的毛病!在和她的聊天中,我曾经发现,她知道很多东西,完全超出我的预期,那都是来自于网络。
难怪很多心理学家说,我们自己越是面对不了的问题(对电子设备有恐惧、自己管理不好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越是喜欢去挑剔指责他人,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回避自己的问题了。
??
做家务一直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们被呵护得只要会学习会考试就够了。是孩子主动不参与吗?还是他们被“剥夺”了参与的机会?
我承认自己是个太勤快的妈,确实把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如果我心甘情愿这样照顾她,本来她做不做家务似乎也不会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问题就出在,作为家里十几年来唯一一个做家务的人(在心里千百遍抱怨过老公不伸手,还把孩子带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家务时就免不了总是带着怨气与深深的负能量——为什么你们都不做?为什么你们就不能体谅我、让我休息一下?为什么你们就不能为这个家付出?
总之,这种负面情绪挥之不去,不论我多努力的给自己洗脑,不论我多想去享受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所带来的快乐。
这样的气场下,我想,孩子自然会对家务躲得远远的。谁让妈妈一做家务就一肚子怨气、一脑门子官司呢!她不做,自然我也没少抱怨她。
??
2020是一个太特殊的年份。半年被lockdown在家,不能出门,天天对着屏幕上网课。其实,作为家长,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孩子身上的变化。
她越来越不爱动,越来越没有活力,越来越不想出门,甚至越来越讨厌上学。
有调查显示,与2019年相比,在美国,因为精神状况去医院看心理医生的人中,5-11岁年龄段增长了24%,12-17岁增长了31%。
在google搜索中,以焦虑、恐慌、孤独为搜索词的搜索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加,而这只是纽约一个地区的数据。
作为成人,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时不时冒出来的焦躁感,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导致的孤独感。我相信孩子也在经历着跟我一样的体会。并且,她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她们从未经历过的困难,我甚至怀疑,她们尚且无法清晰的感受到、并且能够表达出来她们内心的挣扎。
我很理解他们。但我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的收起我的焦虑。
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一切——环境的变化和随着年龄增长而带来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上的变化。
家长的自省不是为了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借机给孩子们松绑一下,我们不该把那么多的责怪都压在她们身上。
【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她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不易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