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格物致知“
朱熹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让较真的王阳明跃跃欲试,正好身边有竹子,那就认真“格”一下竹子好了。史料没有记载他到底是怎么一个“格”法,但大致可以推断,他对着竹子冥思苦想,一连七天精神没有松懈,结果累虚脱了。开始他并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方向错了,后来他知道“格竹子”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朱熹那套格物致知的理论错了。
从此王阳明开始怀疑权威,并提出了“知行合一”。
【说说”格物致知“】想通过“格”一个小物,来发现宇宙真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妄想。但是这样“格物致知”的做法,我认为是值得学习的。
所谓格物,就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所谓致知,就是将已经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逐渐由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原理而掌握到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
用今天的话来说”格物“就是善于提问,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洞察力。致知,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力。
这两项技能,也是育儿里重要内容。
如果打开孩子的这两项技能,或者说,打开每个人的这两项技能,那么就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思考,是人摆脱种种思想枷锁的钥匙。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格物致知”的习惯,大脑了了节约能量,人更多的是依靠本能、直觉来看待事物。不要说去反思内心的道德观念,就是身边可见的小物,我们会感觉司空见惯,没有思考的必要。
网上说,孩子因为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所以认为所有吃的东西,都是从超市来的,但其实细细思考,大人也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从我们身边的小物,我们真的可以像侦探一样,了解到很多事,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的自己渺小。
比如一个文字的它为何是是这个样子,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一支笔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推敲事物的过程,可让我们的认知在时空上穿越,极大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与生存年限的范围。
最近听了鲍鹏山老师读《水浒》,听到老师对小说内容的精彩讲解,心中大喝精彩,不仅仅是讲小说内容,是在讲世道人心,讲法律道德,安身立命,讲为人处事,讲修身齐家治国,讲命运……
鲍老师透过《水浒》可以读出那么多,其实也是一种”格物致知“方法。
世间无小事,看热闹,还是看行道,有时是专业、阅历所限,但很多时候,是我们有没有”格物致知“的习惯,是把生活的一切工具化,漠视了很多东西的存在,还是把生活当作一种探索,把生命当成一个美好的旅行。
推荐阅读
- 艾略特的交易法则“遵循自然规律”
- 闲杂“细雨”
- “成长”读书社群招募
- “精神病患者”的角度问题
- 2021-02-10(找不回的“年味”……)
- “不完美,才美”01(190410)
- 以读攻“毒”唤新活动曹彦斌打卡第二天
- “沉溺”疫情
- “留一手”的误区认识
- 【教育故事】|【教育故事】 一个“问题学生”的蜕变